随着技术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也越来越短。诸如手机、笔记本这类产品,可能一年之间会推出很多个版本的更新,所以说「追新」这件事儿,还是要量力而行。 我想看这篇文章的你,应该已经知道「SSD固态硬盘」对于笔记本性能有着怎样的提升,这里也没必要在这部分多讲。下面就来和大家聊聊,为「老古董」笔记本加装固态硬盘,该如何选择。 换硬盘的时候,容量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出发点。按照正常的思路,指定是容量越大越好,不过就目前而言,大容量固态硬盘的价格还是偏高。个人建议,如果你的本确实有些年头了,最好选择256GB以下的,毕竟「再战五年」应该够呛,着实没必要投入太多。 去京东看了一圈,我选择来用这块「浦科特」的固态硬盘作为示例,来说下选择它的原因。 首先是价格,300-500价格区间内,可以接受;另外一个就是品牌,目前做固态硬盘的厂商并不在少数,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不过从历来的口碑以及品控来看,Intel、三星、浦科特、镁光这几家是排在第一梯队的厂商,包括售后在内各方面相对有所保证,如果对固态硬盘不是特别了解,建议考虑大品牌。 和其它产品一样,如果不是你身边有朋友用过,可以提供最为实际的参考建议,很多时候我们了解它的方法只能通过一些评测文章或者官方给出的参数配置表,来获取相应的信息。上图是我从京东截取的一张数据相对比较详细的配置表,但有时候你会发现它给出的配置表有些数据没有列出来(如下图),这时候就需要根据产品型号去官网自行查询了。 下面来重点说下,面对一张完整的「固态硬盘」参数表,我们应该关注的,也可以说用来大致判断这块硬盘是否值得入手的几个关键性数据。首先你需要看接口类型,这也是选择硬盘的前提。当然,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笔记本主板支持的接口类型。 之前看有人说可以直接用「鲁大师」来查看接口类型,其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它所得出的测试结果,只是显示你当前硬盘的接口类型,并非是主板本身的接口类型,不要混为一谈。如果怕麻烦,懒得自己拆机,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HD Tune」软件来查看。基本的信息搞定之后,继续往下走。 容量大小没啥说的,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鉴于很多用户容易被厂商在「读写速度」这一项上所迷惑,有必要和大家详细解释下。无论你看哪块硬盘的参数,连续读写速度的数据总是写的相当漂亮,但实际上这部分并没有太大参考价值,而4K随机读写速度(单位为IOPS)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IOPS越高,硬盘的读写速度也相应越快。 缓存在固态硬盘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平衡SSD和内存之间的速度差异,当内存需要把数据写入SSD时,不会出现因SSD速度较慢而等待的问题。它的存在延长了芯片的使用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读写能力,但由于SSD的速度已经足够快,在读取大文件会有差别,读取小文件的时候有没有缓存差异并不大,所以你会看到有些固态硬盘并没有缓存。 当然,从我们作为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肯定还是有缓存更好(价格也相应高一些),但没有必要去追求大容量缓存。平时自己使用的话,128M或者256M就足够了。 相比以上我们说的几个参数,其实对于一块固态硬盘而言,主控以及颗粒才是真正决定其是否足够出色的两项标准。主控芯片简单来讲,充当着CPU的角色,自然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由于它对技术有着较高要求,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几家做主控的品牌主要有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