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Kaby Lake HD 630核显实测:挤挤牙膏 再战N年 HD Graphics 630 VS HD Graphics 530 视频解码测试: 既然Intel提到加强视频格式编解码的支持,只要免不了测试一番。特意挑选了3部格式、码率不一的视频进行测试,包括了上一代的H.264编码、最新的HEVC 10bit、以及新兴的VP9格式。 H.264/AVC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的数字视频压缩格式,目前网络广泛流传的视频基本采用此种编码,而且这个标准已经沿用了十多年,Intel早就对其进行了硬件支持,两代CPU均可对其进行硬件解码,减少CPU核心利用率,从而为移动平台降低功耗提供了基础。 测试视频是《jellyfish》,视频编码格式为H.264,分辨率为4K,码率高达250Mbps,使用Windows 10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播放。
可以看到视频播放时,i7-6700K以及i5-7600K的CPU占用了均在个位数,说明两者的iGPU硬件解码成功。
由于H.264标准实在是太老了,随着高清时代来临,视频的分辨率已经在不断提升,H.264已经不能很好对运动矢量进行预测及编码压缩率降低,同时数据冗余不断上升,以及没有针对高度并行化的CPU进行优化,制约了运算性能。因此2010年制定了全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EVC/H.265,相比H.264在同等画质下容量平均能减少50%,这样能让在网络之间的传播4K视频。 测试视频仍是《jellyfish》,视频编码格式为HEVC,色彩为10bit,分辨率为4K,使用Windows 10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播放。
首先测试的是i7-6700K的HD Graphics 530核显,CPU的利用率已经飙升到72%,说明iGPU并不支持硬件解码,而是动用到CPU性能进行软件解码,而且此时画面非常卡顿,帧数只有个位数,毫不夸张地说观看感觉就比看PPT好一点。
反观i5-7600K的HD Graphics 630播放的画面非常流畅,在4K屏幕下,水母的触须摆动看得一清二楚,水中的白色杂质也是清晰可见,CPU占用率仅为3%,确确实实支持HEVC视频格式的硬件解码。
VP9是由Google主导开发的一个无使用授权费用、完全开放性的视频标准,而VP9应用场景主要是集中于浏览器的网络播放,而并非下载播放,目前Youtube已经率先全站采用该视频编码标准。 测试视频是《phfx》,视频编码格式为VP9,分辨率为4K,使用Windows 10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播放。
i7-6700K的HD Graphics 530核显表现与此前的HEVC一样,视频不能流程播放以及拖动播放,CPU占用率25%,播放器使用软件解码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