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看2017年的IDC市场跟踪报告,在投影行业之中日系依然是老大哥,爱普生(Epson)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优秀的品质坐稳了商业投影领域老大哥十余载。但时间往后推移一年,2018年同样是IDC的市场跟踪报告中,原本在第三名的极米科技一跃而上,成为第一名 —— 直至你们看到本文的此时此刻,依旧如此。 为什么是极米?笔者分析大致有2点:一方面,重视技术创新,这是厚积薄发的根本所在,也是极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脱颖而出的根基;另一方面,传统电视行业已经迎来瓶颈期,投影逐渐从窄应用场景拓宽到与家庭黑白电同等地位的存在,投影作为未来电视的方向之一,是机遇。 电视行业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启中国市场,到80年代逐渐普及,再到如今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电视已经深入了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现流行的LCD电视屏幕越来越大,成本也随着屏幕面积的增大成线性爆发(参考一下75英寸前后,哪怕其他配置都一样,但价格会出现天壤之别),与此同时追求更大屏幕的厂商也开始遇到瓶颈 —— 打造100英寸以上的电视,除了背板成本极度高昂不利于普及之外,运输和安装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投影技术的机会随之来临,LCD电视在大屏幕遇到的两大难题都迎刃而解。 在亮度方面,投影的优化方案只有两种,简称“开源节流”。所谓“节流”就是优化光路的设计,尽可能提高光线利用率,在光机内尽可能不造成浪费。极米的应对方式是采用四光路设计方案,在2018年推出的极米H2已经将LED投影机亮度提升到1350ANSI流明,领先所有同期同类品。而所谓“开源”指的就是采用更高功率的光源,但高功率意味着高热量,高热量意味着LED光源的强度会降低。 这一点,投影机和显卡似乎有一种殊途同归的感觉,Nvidia为什么推出Max-Q技术?就是找到散热和性能之间的平衡点。 极米自然是需要解决散热问题,让光机发挥出其真正的“威力”。2019年极米在旗下的LED投影机H3中采用了自主创新的“沙蜥”散热系统,针对光机、芯片、系统不同模块的热量特性进行了三层散热架构,实现了分区智能控温。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