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手机 智能手机 查看内容

二线手机厂商的生存之道,还会奏效吗?

2020-07-06 18:31:46 来自: 科技新发现康斯坦丁

现在人们谈到智能手机,最先讨论的大概是5G相关技术,如毫米波、Mimo大规模天线、全双工、AR/VR等新潮事物,然后,讨论华为能否借助通信底蕴弯道超车苹果,再不济也是争论一番iPhone OLED屏幕和电池有没有再精进的可能。苹果、华为、三星成为市场的宠儿,却还在担心自己的统治力下降,抱怨产业链难做等等。显然,这些是“有钱人”的烦恼,如果他们肯回头看看早已堕落的二线手机品牌,或许心理尚有一些宽慰。曾几何时,血雨腥风的智能手机市场也曾百家争鸣、百鸟朝凤,包括魅族、酷派、金立、中兴、联想、格力都靠着自己的经营之道,赢得过尊重和利益。他们在风头最盛的时候,有个统一的目标:同iPhone保持相似的水准,或者超越。遗憾的是,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年靠剑走偏锋赢来的市场,渐渐地因技术、渠道、资本、供应链整合方面的劣势而逐渐失守。大家在感叹市场残酷时,更希望有挑战者横空出世。

回首二线手机品牌的经营策略,不可谓不优秀。虽然现在身处困境,但任何的品牌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也不乏东山再起的机会。即便是再无法走出泥潭,二线手机品牌商的努力以及良好的经营策略,也远比MBA课程更精彩。

各显神通,二线手机有着怎样的生存之道?

平心而论,苹果做iPhone手机旨在建立长期的生态圈,乔布斯恨不得把100年之后的发展规划都给做好了。相比之下,中国的手机厂商最早开始涉入智能手机领域的时候,更多的是有一种“玩票”的心态。大家尚没有立志改变世界,只是后来看着市场慢慢壮大,才生出类似“情操”的东西。心态上的差别注定了经营策略之不同,如乔布斯会在早期的时候就自行研发芯片、走双供应商战略、软硬一体;而二线的手机品牌则更多地倾向于靠资本拼凑产业链,在上游购买芯片、摄像头、电池等等,再配上免费的Android,不计较智能手机的流畅度以及碎片化管理,更在乎销量以及品牌识别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君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