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快报 查看内容
鸿蒙5终端突破2000万!超百家伙伴齐贺,近20家伙伴携手带来“鸿蒙有礼特别版”数字人惊艳2025云栖大会!NuwaAI开创“真人+数字人”搭档协作新模式腕上米兰时装周惠聚京东 时尚智能手表享国补再叠12期免息猛士M817 Max+版新款上市,如何用“超200km纯电续航+顶级智驾”构建代差级领先?科脉云帆OS平台:以产品力重构零售结算生态从3G、4G到5G,高通孟樸回顾携手中国伙伴30年发展历程长城汽车魏建军:反对内卷和过度夸张营销,高管在发布会上若过度夸张宣传,回来受处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追人”:鸿蒙5实况窗让出行“一眼安心”国庆宅家新潮流,让小艺当你的贴心家教与专属摄影师工博会技术深观察:加特兰如何用感知通信融合破解辅助驾驶难题当可以“玩”的电子家具成为情绪充电站,情绪经济推动下的产品变革为放心消费加码!箭牌瓷砖主编《佛山陶瓷放心消费品牌规范》英特尔联动「扣子 AI 工坊」启动高校计划——让校园创意一键开挂从优篮子到 JOBY:唯迹科技的全球化成长之路哈曼携手高通,助推汽车生成式AI跃迁华为坤灵发布IdeaHub千行百业体验官计划,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天玑9500征服《崩坏:星穹铁道》,实测57.64FPS,功耗6W出头哈曼完成对 Sound United收购,强化高端音频领域领导地位戴尔科技:从“模型驱动”到“数据驱动”,重塑企业智能化转型新范式企业新型生产力平台ZENAVA正式发布,AI员工全面落地客服与营销场景

脱贫攻坚记者手记丨袁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2020-09-03 10:19:36 来自: 央视财经袁艺

央视财经(记者袁艺)跟随“走村直播看脱贫”的大篷车,二十多天里我去了三个不同省份的城市做了扶贫报道,见证了不同地区不同扶贫方式的脱贫成果。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小艾草成为脱贫大产业

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的蕲春县是我去到的第一个报道地点,走进蕲春,四处散发艾草的清香,蕲艾产品成为当地老百姓生活中必备用品,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蕲艾的历史和用途是我最大的感受。当时正值酷暑和防汛的关键期,党员干部要在24小时不间断在江边寻堤,当我问到他们日夜坚守身体能否吃得消,夜间守堤坝蚊虫是不是很多,他们笑着说都是贴着艾灸贴来缓解疲惫,涂着艾草制作的防蚊液去寻堤的,在蕲春,线上线下蕲艾产品交易如火如荼。

可如果将时间倒回2015年之前,那时候蕲春还是个贫困人口大县。蕲春是李时珍的故乡,《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物中,其中蕲春就有700余种,而艾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药材,在当地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千门万户悬菖艾,出门十里闻药香,然而蕲春虽然有种植中药,却没有发展加工产业。近几年来,蕲春结合当地的艾草优势,大力发展蕲艾产业完整产业链。

为了提高农民种植艾草的积极性,政府实行艾草最低收购价,种植户江欢告诉我她今年增加了10亩的种植面积,今年的最低价格是每斤11元,这个价格相比其它地方的市场均价格要高出数十倍,并且农闲的时候还能在蕲艾加工厂干活,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家里人还有去当艾灸师收入也非常可观,蕲春艾灸疗法非遗文化传承人韩善明在采访中透露现在艾灸是一人难求,全县共办了70多期培训班,培训了3000多名艾灸师。现如今,蕲春有3万农户种植艾草,艾草企业达1800多家,蕲艾产品有1000多个品种,产值超过百亿元,带动了10万人就业,帮助了全县3万多人脱贫,小艾草成为脱贫的大产业。

有朋友知道我在蕲春出差,给我发她用过的艾草精油图片,说体验特别好但因为销售火爆一直都订不到货,让我帮忙在当地问问能不能买到,正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成员李小云在节目中点评时所说“扶贫产业一定要有市场的需求,要靠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展开,产业扶贫是向贫困地区输入一种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方式,蕲春县把艾草产业包装成一个品牌,通过品牌在可持续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形成可持续的供给

富口袋富脑袋:小画笔画出致富梦

无独有偶,在江西省抚州市的黎川县通过陶瓷煲以及胭脂柚、食用菌等多种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日子富裕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也很富足。

远山如黛、近水清涟,白墙灰瓦、花草相依,在宛如一副油画的三都村文化长廊里,我看到了有老师正在进行油画培训,培训对象不是外来写生的油画爱好者,而是本地村民。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上海知青开办油画培训班,从此埋下了艺术的种子,带出一批当地农民画师,画油画成为当地一条很好的就业途径。通过像这样的免费培训,全县累计有200余名贫困户拿起画笔脱贫致富,目前黎川有3000名油画师,产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油画年产值达2.6亿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油画之乡。

三都村的老街上方是五颜六色的油纸伞,在这条小巷里不仅有油画展览室,还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数字影院,村民可以来看看书下下棋,听听乐队演奏陶冶情操、学习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增长见识。在这里我还看到了一间矛盾调解室,村民之间的小摩擦、小问题都有了一个可以坐下来慢慢沟通的地方,大家在当地乡贤的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扶贫先扶智,在这里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扶贫的力量,为经济发展提供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旅游扶贫让古道焕新生:非遗变脱贫致富成产力

同样是文化,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脱贫致富的生产力。始建于秦朝的潇贺古道曾经是南北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沿途保留了众多古村,其中有三分之一在富川境内。我去到的岔山村,是潇贺古道进入广西第一个村,得交通之便,岔山村一度是潇贺古道上一个著名的驿站。然而随着交通中心和交通干线的转移,曾经喧嚣的岔山村渐渐无人问津。

不过从2016年开始,岔山村结合当地的瑶族文化和特色美食,发展乡村旅游业,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一张张靓丽名片,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蝴蝶歌、芦笙长鼓舞,还有瑶族织锦,是瑶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技艺,织锦是用大山里天然植物和中草药材制成各色染料,染好后在泥土中埋三天,这样就不容易褪色,随着村里旅游的发展,织锦也成为了游客的抢手货,还有手工制作的芦笙和长鼓,不仅是舞蹈的道具,还是工艺品,一个可以芦笙可以卖到一千多元。

富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炸?条,是油茶的神仙搭配,2016年,岔山村成立了油茶合作社,油茶、米豆腐、梭子粑粑这三样美食,成了岔山打响旅游经济的第一枪。

一位油茶店的老板告诉我,过去她是村里贫困户,种植烤烟是主要收入来源,而现在,店里一年的利润有60多万元,不仅脱了贫还买了房买了车,说起未来的规划,她的眼里满是期待,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于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辛雯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