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个性化消费时代。 每一位消费者希望表达他们的思想和偏好,并且希望提供服务的企业能够满足。因此,一个趋势是非标产品、定制化的产品开始流行。 但对于现代化的工厂而言,他们习惯了标准产品的高效制造,如何令规模化工厂生产出的每一件产品都不一样,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在最近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616)的首家全屋定制上市品牌维意定制那里,这似乎不是什么事儿。 定制之所以在很多行业难以大面积推行,原因是前端个性化设计和后端的大规模生产存在着天然矛盾。维意定制大规模定制生产线的出现,以其彻底的柔性化和完全的定制一举让这个世界性难题迎刃而解。 那么,维意定制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2003年成立之初,维意定制本来的想法是做中国最优秀的品牌运营机构,像耐克和阿迪一样,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选择代工。但是后来,代工厂很难满足维意定制过于灵活的需求,因为这些工厂都是人在指挥机器。 2006年年初,维意定制决定自己建厂,对传统生产线进行信息化改造,从而实现定制产品的生产。这个工程由圆方软件总经理周叔毅负责,由来自圆方软件的黎干担任厂长。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凑单,在订单集中到一定数量后,再将部件和尺寸相同的集中起来一起生产。这样的做法生产周期比较长。而维意定制的做法是,把每个部件都当作一个产品来生产。为此,他们开发了混合排产系统。 利用这套先进系统,维意定制实现了制造的柔性化,成了机器指挥人进行生产。工厂应用了自主研发的虚拟纠错、虚拟制造、虚拟装配等技术,通过智能化的审单查单排程系统,基于条形码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等信息化改造技术实现前端设计的网络化,生产排程的电脑化。 这样一来,即使再大量的个性化定单,电脑也能快速计算进行拆单合并生产,即使完全生产一个部件,也可以在计算的基础上实现最少的浪费。这样,最终解决了个性化需求和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天然矛盾。 “从理论上说,机器指挥人是零误差,效率也非常高,通常是别人的6到10倍,材料利用率也比那些做成品家具的一般至少提高3%到5%。”维意定制技术人员如是介绍。 然而,即便创造了如此的奇迹,维意定制并没有停下创新升级的脚步。2016年入选全国首个2016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维意定制生产基地“维尚家具五厂”竣工投入。这个世界级的工厂耗资10亿,年产能60亿,占地面积20万方,堪称家具行业工业4.0典范,可以实现加工过程灵活高速,缩短消费者等候周期,一天可生产7000个订单,每天能生产约300000件板材,而这些板材可以做到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该厂的出现令维意定制的柔性化生产进入了另外一个更为高效的智能制造阶段:机器指挥机器。从消费者的需求开始,进行定制设计,然后,设计方案变成计算机的一道道指令,指挥机器生产,指挥生产线流转、入仓然后通过与物流的对接快速到达消费者家中。 众所周知,智能制造不仅仅是中国工业的未来趋势,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效率的提升降低成本,令维意定制“让少数人的定制变成大多数人的生活”的愿景实现变得可能。 因为,有如此专业而强大的工厂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再加上拥有维意定制视为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维意定制可以用最智能的思维让每一位消费者定制他们心仪的家居生活,并保证在服务方面实现更高的效率、更省心实惠、更专业更人性化的服务。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