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云以及腾讯政务,发布《WeCity未来城市2.0白皮书》,从宏观背景、内涵升级、能力拓展和创新实践的角度,阐释了如何在日益复杂化的空间、治理与服务的前提下,践行“市民即用户”“连接即服务”“数据即空间”“城市即平台”的理念。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一次使全球社会始料不及的“黑天鹅”事件,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同时,疫情也促使业界开始正视不确定性给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的影响,并重新思考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与模式。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将会继续承载多元社会功能,而环境条件也会日益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经济社会趋势,预测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通过“数字优先”布局高效的基础设施和连接能力,构建系统韧性,才是长期内最有效的路径。 供需共促建设提速 我们正迎来两个“新”机遇,即新型城镇化和新基建。“两新”为扩大有效投资锁定了新方向,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助推中国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政府治理等全面发展的“新风口”。而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将是这两股力量汇聚的最为关键的发力点之一。从需求角度看,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正在构建一个现代化、网络化与流动化的多中心协同的城市网络体系,除了日益增长的城市规模之外,其城市结构的复杂度也会给社会、经济的治理与增长提出更高的支撑需求;从供给角度看,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代表的新基建,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扩大、改善与升级提供了变革性的技术供给,成为其进行运行模式创新、转型的数字底座和动力引擎。我国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在供需两侧的协同影响下,正加快迈入全面数字化新时代。 兼顾治理与增长需求 在经济面临疫后恢复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未来城市发展既需善用数字技术加强社会治理和综合服务,更需兼顾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基于此,WeCity未来城市在1.0基础上迎来2.0的迭代、演进,从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向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升级,即以新空间为载体,充分发挥新服务和新治理的支点效应,培育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在新空间层面,未来增长结构性潜能将主要来源于都市圈/城市群和社区,这也是未来城市WeCity2.0建设新空间的核心载体。未来城市发展既需善用数字技术加强社会治理和综合服务,更需兼顾打造新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在新治理层面,WeCity2.0亟需打造流动性的“系统韧性”。在新服务层面,政务服务已经在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上取得了佳绩,接下来,仍需要在更广域的时空实现打通、下沉。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在升级和成熟之路上会经历以下四个关键阶段——起步阶段,未有战略规划,小型试点先行;发展阶段,智慧建设加速,但受制于单城规划;成熟阶段,以区域为中心,以流动促建设;提升阶段,可持续性激活,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流动中的城市空间,代表了未来城市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同时也需要更精细、平衡的治理方案,数据中台与治理“末梢”将在流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单体走向场域,从静态走向流动,不仅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要求,也是城市的智慧化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