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十天不间断战汛,大疆无人机助力吉林抢险救灾

2020-10-30 09:56:12 来自: 科技快报网


夜间巡察,全天候辅助决策

夜间是险情的高发时段,因此夜间巡逻安排也更加密集。传统方式下,巡堤员在夜里只能拿着手电筒,看水涨水撤,以及透水漏水情况,再点燃闪光炮通知抢险。

有了无人机的配合,夜间巡视更加精准高效。通过禅思 H20T 的红外热成像镜头,灾区的道路、人员、施工机器清晰可见。

可见光画面                                红外热成像画面

针对疑似透水、漏水的区域,只需在遥控器一键打点定位,地面人员就能获得准确的位置信息,帮助准确排查风险点。

除此之外,无人机还可在现场监控铲车、挖沟机等施工机器及救援人员的作业情况,以防意外发生。


快速输出模型,对比分析精准救灾

此次饮马河汛情,波及 3 个村屯,受灾区域较大。为及时了解灾情变化,从而对作战力量、作战阵地及时进行调整,消防指战员用大疆经纬 M300 RTK 采集核心受灾区,通过大疆智图快速输出二维正射模型。每天上午(7:00)、下午(14:00)各一次,用以对比受灾被淹区域的排涝情况。

消防指战员使用大疆智图制作二维正射模型

即使在大雨中,也只需要 2.5 小时就能完成 3.5 平方公里受灾区域的数据采集、二维正射模型生成。

在模型上,消防指战员进行关键信息的测量与标注,传递至各级,并在指挥现场打印出纸质版模型,辅助指挥决策。

根据救灾后期的二维正射模型可见,受灾区域的水位明显下降,大片被淹农田逐渐浮出水面,部分村屯积水的道路已能够通行,救灾成效显著。

经纬 M300 RTK 正在执行任务

本次救灾行动中,两架经纬 M300 RTK 与充电箱搭配,日以继夜不间断轮转作业。在风沙、灰尘、大雨、黑夜等各种极限环境中,实现了红外巡堤、超大面积正射影像获取、模型测量等多种应用。 

排涝前后对比图

智慧防汛,科学减灾。在今年严峻的汛情下,应急救援单位不断创新战术战法,在救灾的各类场景中引入无人机等智能化技术,为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精准研判带来更为安全高效的业务流程,有效提升了救灾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大疆行业应用也将贴近实战不断迭代,切实高效地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12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