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最近,韩国很多青年人评选出“失落感”一词,作为年度最具共鸣的热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工作没着落,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心境。那么韩国青年人就业有多难呢?引发了哪些社会问题? 财经频道特约记者 刘雨桐:最近,韩国首尔等地接连出炉了民生领域的年度热词,各地青年不约而同选择了“失落感”一词,来描述2020年的感受。不少青年表示,今年求职不顺利或是丢掉饭碗,是他们感到失落的主要原因。 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今年每当疫情扩散导致就业市场动荡,青年就业便会受到最严重的打击。以疫情形势恶化的4月、9月和11月为例,当月15-29岁青年就业人口都同比减少了20多万,在各年龄段中减幅最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少青年选择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教育培训、酒店旅游、文艺演出等。另一方面也因为今年为数不多仍在招聘的大企业,普遍不愿录用缺少经验的青年。以往应聘者会通过实习等方式留在大企业,疫情下实习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由于就业困难、没有收入来源,今年韩国的20多岁青年中约三成出现了拖欠房租、话费等情况,对贷款的依赖度也在加剧。韩国储蓄银行的记录显示,目前银行的贷款用户中,20多岁青年的占比攀升到近六成。其中不乏放弃求职,转向借钱投资股市和房产的青年。 韩国社会已经意识到,青年“就业难”还可能引发结婚率、生育率降低,劳动人口老龄化,实体经济被削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目前韩国正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雇佣补贴力度,以吸收更多青年就业,一些城市也打造了为青年提供设施和空间的创业项目。 同时有专家指出,疫情下虽然就业难,但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却面临人才缺口,韩国还亟待从根本上改革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让青年的技能与就业市场相匹配。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张彩红)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