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述评] 如果不是富士康的驰援,拜腾汽车恐怕已经接近被人遗忘了。 2020年6月29日,拜腾汽车CEO戴雷宣布,自7月1日起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仅保留小部分岗位维持公司基本职能的运转。自此,拜腾汽车陷入到半年的停摆中。 拜腾和其他不少造车新势力一样,把钱烧光了,但车迟迟没有量产上市。据了解,拜腾先后经历了4轮融资,烧光了80多亿元,但首款量产车型依然无法推出。 没有钱,也融不到钱,成为横亘在拜腾面前的一道坎儿。还好,岁末年初,拜腾迎来了富士康的驰援。 1月4日,拜腾汽车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加速推进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工作,力争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M-Byte量产。当然,这样的合作没有钱的注入是不可能的,据报道富士康将为拜腾注入2亿美元资金。 那么,富士康为何会在此时援助已经停摆多时的拜腾呢?钉科技认为,这与富士康的造车梦想有关。 众所周知,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生产制造PC、手机、平板、TV等都不在话下,但对于汽车这个超大型的消费电子产品,富士康却迟迟没有深度介入。 不过,在全球汽车产业处于变革发展的关键拐点,富士康完全有机会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的制造。 钉科技注意到,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公开场合说过:“富士康将进军电动车领域,目标是在2025年到2027年间占据全球电动汽车1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造车甚至造自有品牌的汽车,一直是富士康的既定战略。 造车,不仅是富士康的宏大愿景,更已经落实到行动上。此前,富士康虽然没有直接造车,但却以投资的形式介入到新能源汽车市场。钉科技注意到,2015年,富士康就入股了造车新势力和谐富腾;2017年,富士康投资了宁德时代,并与FCA等汽车制造商有过新能源方面的洽谈;2020年10月,富士康又与裕隆联手推出MIH纯电车平台。 这次驰援拜腾,也自然是富士康造车计划的一环。虽然拜腾处于停摆状态,但拜腾有自己的工厂,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并且有一定规模的预订单,富士康如果能通过资金输血和管理、制造赋能,是有机会激活拜腾的。 对于富士康来说,直接用富士康这个B端品牌来造车不现实,通过主导拜腾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实现自己的造车梦,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富士康的大客户苹果也已经开启了造车计划,预计将于 2021 年第三季度发布新车,这显然是一块大蛋糕。但汽车不像手机、PC、平板,如果富士康前期不积累造车的资源和经验,未必会拿到苹果汽车的订单。 如今,全球智能手机、PC、平板等电子产品进入饱和期,扩大代工规模的空间和利润都不大,富士康需要找到新的宽阔赛道,而新能源汽车无疑正是当下的最佳选择。 总之,钉科技认为,无论是基于to B和to C双轮驱动的考虑,还是把握新能源汽车新赛道机遇的考虑,富士康在拜腾处于低点时深度介入契合其战略发展目标,并且有望在智能手机之后再次与苹果实现联动发展。(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