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光伏产业国际领先优势,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应用产生深远积极影响 记者: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和应用国,在探索绿色建筑这条道路上,中国有哪些先试先行? 张翼飞: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延续至今,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6年之前的理论探索阶段,其标志是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建筑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第二阶段是1987~2000年的试点示范与推广阶段。其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部门规章——《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6号,第一次把建筑节能工作纳入到政府监管当中。 第三阶段是2001~2008年的承上启下的转型阶段。2006年,住建部颁布了第143号部令,以此为标志将中国所有地区的节能工作都纳入到监管当中。在此基础上,2008年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相继颁布,强化了将绿色节能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第四阶段是2008年至今的全面开展阶段。把建筑领域节能绿色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资源、节能减排专项规划,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我国在BIPV建筑领域的发展历程? 邸丽梅(英利嘉盛光电董事长):我国的光伏建筑行业于2007年开始萌芽发展,2008年英利嘉盛光电建成我国首座光伏建筑,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应用了光伏建筑技术的五星级酒店——电谷国际酒店。此后,我们联合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升级,陆续推出十一代光伏建筑及光伏建材产品。
全球首个应用了光伏建筑技术的五星级酒店——电谷国际酒店 记者: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已发展成为具备国际领先竞争优势的产业,无论从产能、应用还是成本、技术,都已连续多年引领全球行业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应用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邸丽梅:首先是成本的连年下降,使得光伏建筑大规模应用和发展具备了现实的市场化基础。如今光伏建材成本较10年前下降了至少50%;其次是技术升级,发电效率不断提升,也提高了光伏建筑的整体发电量,提高了业主收益率,使得有越来越多的业主愿意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同时,生产工艺的不断升级,一方面使得光伏建材从外观上来看更时尚美观,色彩更多样,更加适合建筑的美观要求;另一方面,在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方面也更符合建筑的实用要求。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