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赤子城发布2020年运营数据预期:营收10.5亿到13.5亿

2021-01-28 20:02:19 来自: 雷帝网

雷帝网 乐天 1月28日报道

赤子城科技(9911.HK)今日发布2020年度运营数据及收入资料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预期录得总收入约10.5-13.5亿元,同比增长约150%-250%。

公告称,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社交业务的快速发展,包括用户规模的增长、市场覆盖的扩大、变现形式的多元化。

截至2020年末,公司社交产品累计下载量较上季度末增长约20.4%达1.83亿,全年平均月活达约1136万。

赤子城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将继续以社交业务为核心,加大视频社交产品研发投入,并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社交月活破千万

赤子城科技于2013年开始出海,逐步积累了超过11亿全球用户,近年来集中发力社交业务,聚焦陌生人社交赛道,通过视频社交平台Yiyo、社交直播平台MICO等产品,拓展全球市场,MAU达到约1136万。

官方称,Yiyo从中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切入,通过个性化的产品定位和深度本地化运营,快速吸引了大量用户,进入Google Play全球社交应用下载榜前20。目前,Yiyo已进入10个国家和地区的Google Play社交应用下载榜前十。

另一款产品MICO上线于2014年,经过7年开拓,已覆盖150余个国家,累计下载超过1亿。App Annie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MICO已登上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社交应用下载榜第一,进入84个国家和地区的Google Play社交应用下载榜前十,为中东、北美、南亚、东南亚等市场的主流社交平台。

赤子城科技社交产品的规模扩张,一方面来自公司自有流量池的精准沉淀,为社交产品有效引流;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AI引擎的加持,有效提升社交产品匹配效率,进而拉高产品留存率。

据此前发布的三季度运营数据,赤子城科技社交产品1-9月平均月活约为910万,对比1-12月的平均月活约1136万可知,其社交产品MAU在四季度取得了提升。

收入上涨超150%

社交业务的扩张带动用户价值的大幅提升。公告显示,2020年,公司预期录得收入约10.5亿-13.5亿元,同比大涨约150%-250%。

收入增长,一方面来源于用户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基于用户价值的提升。聚焦社交业务助推公司用户价值升级,社交“氪金”用户已为公司打开高效变现通道。

赤子城科技早期研发工具型产品,随后不断增加产品的内容属性,逐步进入社交、游戏等核心赛道。

2020年,公司集中发力社交市场,用户粘性、停留时长显著提升,带动规模和变现效率同步提升,实现营收的爆发式增长。

App Annie发布的《2021年移动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安卓用户日均使用设备时长达4.2小时,同比增加20%。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线下社交受限情况下,线上社交需求将持续上升。随着海外宅经济红利的持续释放,赤子城科技的社交产品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时长。

赤子城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社交业务为核心。目前,公司已构建规模化的社交生态,有望进一步实现内生增长,提升用户价值和营收规模。

视频加持社交 推动多元化变现

赤子城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收入增长的原因之一是社交产品变现形式的多元化。这与其社交产品的“视频化”路线息息相关。

2020年,公司集中发力陌生人社交赛道,旗下社交产品融合了直播、视频聊天、短视频、语音群聊等多元化社交场景和内容。

视频社交拥有多重优势:(1)直观、高效,即时性和互动性强,拥有沉浸式的社交体验;(2)海量视频丰富了社区内容,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停留时长;(3)增加了多元化的变现场景,包括直播打赏、聊天时长购买、会员订阅、高级功能购买等等。

5G时代,视频将代替图文,成为新的信息载体和互联网基础设施。随着Z世代消费群体的崛起,视频更是逐渐成主流的社交语言。微信对视频号的全力支持、Tinder增加的视频聊天功能,反映出社交核心玩家对于视频社交趋势的认同和追赶。

拓展高ARPU市场,全球拼图趋于完整

一直以来,赤子城科技通过推进深度的本地化运营拓展全球市场,全球版图不断扩大。

赤子城科技最初扎根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抢占早期红利,逐步建立牢固壁垒。近两年,公司发力北美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时,MICO等产品已开始拓展日韩、欧洲,进一步抢占高价值地区的市场份额。

赤子城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社交赛道,加大视频社交产品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张晴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