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成立千亿美元基金:能找到下一个阿里巴巴吗
(孙正义在2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 孙正义的巨型基金让卡普兰想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泡沫。当时大笔投资涌入美国互联网公司,公司估值个个高的吓人,资本狂欢最终以泡沫幻灭收场。 私募股权公司正在刷新现金储备的记录。研究公司Preqin表示,截至2016年底,未使用的金额达到8200亿美元,高出去年同期的7550亿美元。风投总额达到1420亿美元,高出2015年年底的1270亿美元。 Preqin指出这些‘干炸药’(Dry Powder)太多,投资机会越来越难得。“干炸药”指的是私募股权公司手中持有的待投资现金。 换句话说,孙正义的千亿美元基金强大投资能力背后也隐藏着危险。最着大量资本涌入人工智能或无人驾驶汽车,公司估值虚高,更多的竞争对手出现致使大家都很难赚到钱。 然而孙正义似乎从来不畏挑战人们的预期。他在16岁离开日本赴美留学,在1978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时代的他发明了一个电子翻译器,将产品卖给夏普赚到人生的第一笔100万美元。 “他仿佛来自未来。”UT斯达康联合创办人陆弘亮(Hong Lu)说,40年前他曾在加州为孙正义工作。 孙正义在1981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初始阶段为微软等公司分销软件,后来孙正义通过一系列赌注使公司发展壮大。他收购经营不善的沃达丰日本业务,并将之变成赢利机器。 无畏与果敢并不总是为他带来好运。孙正义在互联网泡沫期间投资了约800家公司,声称要打造数字时代的“网阀”(意即日本“财阀”在数字时代的变体)。当时软银股价大涨,孙正义的身价在2000年达到680亿美元,几乎超越比尔·盖茨成为世界新首富。随后互联网泡沫破灭让他的投资血本无归,他的股票价值蒸发了99%。 不过在一片废墟中,终究还是有一些压住幸存下来。孙正义是雅虎的早期支持者,还赌对了阿里巴巴,后者是软银最明智的投注之一。软银在2000年向阿里投资2000万美元,现在软银所持的阿里股份价值超过900亿美元,是最初投资的4500倍。 即便投资打水漂也不会让孙正义面露惧色。他继续进行大手笔投资,其中包括220亿美元收购美国无线运营商Sprint。去年孙正义敲定更大规模的交易,以320亿美元买下芯片制造商ARM。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