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数码 耳机音频 查看内容

余音SG-03:越级妖物,耳朵的惊喜

2021-03-17 18:31:17 来自: 科技快报网

 定制级的佩戴是真舒服

  一直以来定制耳机在发烧友心中可谓是绝对的上上品,不论是其高昂的售价,还是明星亲着的背书,甚至是确实过硬的音频效果表现,都让每个玩家对其“垂涎”。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配置一款,主要还是因为,价格确实是太贵。动辄上万的售价让人只能是看看而已,而且就算买了后期万一不喜欢,还有可能面临不好出二手的问题,翻车了就是实亏,所以注定是小众的玩物,因此现在很多厂家都瞄准了定制耳机的象征意义,进行靠拢学习。

  这些“学习”的厂牌当中,很多学习的只是定制耳机的外观设计,所以你可以看到,市面上曾经一度出现过非常多的透明腔体的,面板五彩斑斓的千元耳塞产品。当然,刚开始用外观靠拢定制耳机的第一批品牌确实赚到了,但后来者相继模仿,逐渐也让定制耳机的外观沦为俗套,现在你看千元价位,基本都是同样的路数,花俏面板搭配透明腔体,同质化极其严重,俩字,无趣!

  说到底,定制耳机之所以被神化,其内核原因除了表面上的外观可以定制,腔体选色可以更加美观之外,抛去声音这种不好评价“绝对好坏”的东西,最关键的,还是“定制”这两个字。你定制的真不只是面板,因为确实很少人会真正自己去设计一个只有自己用的面板,也很难真的独立设计出特别好看的面板,多数情况下还是在给定的选项里进行选择。这在我看来其实不算定制,只是在有限的选项中行驶更大的选择权而已,他并不是独一你份的。

  真正的定制应该是独我所有,仅我可用。这样看,因耳道不同导致的出音孔形状区别,是绝对因人而异的,说白了也就是佩戴,是这个耳印从你耳朵里拓出来,倒模作出的耳机,让你感受完全贴合,而且别人一般情况下无法通用,这才是真正定制的意义,不过看到这点的厂家并不多。与其他只谋表面变化的厂家不同,余音SG-03就很重视佩戴方面的“定制”化改变,在确保美观而选择金属材质的前提下,还能去助听器公司调研耳朵模型,以求找到更符合国人耳形的前腔设计,使得佩戴的体验更像定制耳机。这点我觉得算脚踏实地,与其他竞品只顾浮华相比,特别联系售价来看,着实令人好感倍增。

  看起来是很低调

  低调,这就是我拿到余音SG-03的第一印象,这个外包装真的可说是中规中矩,甚至让我想到了一些非常规矩的德系品牌风格,SG的系列logo印在藏蓝色卡纸上,突出了系列的不同,也彰显了一丝稳重。

  就像会把视角聚焦在佩戴这一关键要素上进行定制化、私模化靠拢一样,包装设计上也完全不搞一套虚的,直接就是简单写清楚型号,一颗Hi-Res小金标验明正身告诉你上限可达40kHz,是符合高保真要求的。

  背面产品爆炸图颇有些技术风格,从上面你可以简单了解到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内部结构。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它使用了0.78双针的连接方式,金属的腔体材质,以及它是一款动圈耳机,下面的简介也对这颗动圈单元进行了详细介绍。

  10mm尺寸的振膜,而且是镀钛复合材质的,特殊材质的高刚性可以避免分割振动的产生,以减少失真使得耳机更加高保真。此外,N50的超强磁性钕铁硼磁铁,也为耳机的高灵敏、易驱动奠定了磁通量的扎实基础。

  这个腔体确实得单独介绍一下,打开包装拿出腔体的那一刻,我第一反应只是看上去很沉稳,金属质感也很好,戴出去不会很招摇,而真正佩戴上我突然发现这跟以往的金属耳机完全不同,戴起来完全不硌!

  仔细了解得知,这腔体乃是余音在对国人耳道形状实际调研设计之后,又使用五轴CNC精雕细琢120分钟的产物,在保证外观金属光泽和抢眼质感的同时,又不牺牲佩戴触感,甚至比一般树脂佩戴还要舒适贴合,与众不同,而这类细节之处的功夫,也确实让人对其实惠的售价频频发出感叹。

  配件方便比较简单实用,帆布包收纳,三对耳套,以及一条配线。这线材让我想起了威士顿的配线,据说好像余音的线材供应来头不小,大胆猜测是不是跟威士顿也有合作?编制的方式非常相似,使用起来舒适柔软,无听诊器效应。

  听起来是真惊喜

  选好合适尺寸的耳套,接线,开听。声音初听令我非常惊讶,完全不是这个价位的效果,心想是不是官方少打了一个“1”?而且我一度以为在佩戴上面花了这么多的心思,声音部分可能会比较迎合入门市场或者难免有些平庸,但,完全没有!声音是非常中正的,没有过多的人声贴脸和低频轰头,来刻意的营造一种能“听清”的感觉,而是全方位的展现声音应该有的细节,以均衡的方式传递给你。同时,得益于N50强磁的使用,以及加厚黄铜振环等等这些细节处理,你甚至不需要特别去精心搭配一个多么推力巨大的前端,只是接在手机上也能享受凭借16欧106dB的高灵敏度获得的不错的驱动体验。

  较大磁通量的好处除了不挑搭配之外,更多的是在于你能以更简易方便的方式,获得很好的动态表现,以及细腻的瞬态处理,再就是舒适通透、开阔不挤压的声场。而这样的一条耳塞却有如此极具性价比的定价,这确实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再加上这个舒适的佩戴和金属质感独有的外观,这些也完全属于可以溢价的部分,加上这个声音表现来说,我觉得卖个一千出头是不为过的,与某些售价摸到两千左右的竞品相比,甚至要更为中正真实,细节还原也更好。

  在能量感的分布上,以碧梨的《Bad guy》为例,开头的低频部分虽然是偏电子流行,不是传统的中国大鼓,但仍然是能感受到到下潜的深度和回弹的力度,以及整体的张力和活力,以及一些极低频的振动,也能被更好拾取表现出来,也对得起最低20Hz的标称低频下限,很多贝斯或者管风琴的下盘部分能够很不错的呈现出来,这在其他一些耳机上面,可能是被忽略掉或者有心无力的地方。量感的控制是比较好的,没有我前面说的刻意给你堆低频的不健康的调音玩法,而是踏踏实实做好扎实饱满的表达,点到为止,适可而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君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