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会想到什么?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近日,湖北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的一段视频引发网络热议。经了解,该校将土家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滚龙连厢、中国鼓、武术等等改编成了课间操。 近年来,该校为传承非遗文化,不仅开设了非遗课间操,还打造了多个非遗社团,每周社团老师都会进行非遗教学,将传统民族文化植根于教育教学中。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赞同,认为从学生开始培养,可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行动当中,让传统文化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资料显示,土家摆手舞有“东方迪斯科”之称,列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