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实验的结果显示: 怪兽充电相对比较干净,每平米菌落总数8000CFU,应该还是定期做过清洁消毒的。而街电和小电的表面菌落数分别高达每平米21.6万CFU和44万CFU。 一般来讲,自媒体习惯拿来举例的马桶,表面菌落总数通常在每平米8万CFU左右。 照这么说,小电和街电的外表面确实比马桶细菌更多。 但是,作为一家b站上数一、数二、数三、数四····的评测机构,我们可不能如此贩卖焦虑。 实验室的研究员告诉我,他们平时测试酒店的毛巾,清洁做的比较差,一般菌落数也就在每平米几万CFU的水平。 所以大家也不用过分担心,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细菌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自己勤洗手勤消毒。 比如你取完充电宝用酒精湿巾擦一擦、或者多洗几次手,就能很有效的杀灭细菌。 然而你要是一边拿着充电,一边吃饭。那我就不多说了,你自己想吧。 尊贵的慢充体验?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充电宝其他方面表现怎么样? 我们在相同的设备上再次采购了这三家的充电宝,并且找了一台电池健康100%的iPhone 11,模拟真实使用场景,测试了这三款“价值99元”充电宝的充电速度。 (每次充电前,将手机电量控制在20%,之后每15分钟,记录一次电量的变化) 结果和预想的差不多,三款产品的充电速度相差不大,都是半小时充入36、37%,一小时充入65、66%,完全充满耗时100分钟左右。 很好计算,三款充电宝的输出功率都是10瓦左右。 在测试当中,怪兽充电的充电宝不够稳定,多次充到80%电量就自己停了。 我就想问,这是父母告诉你,累了就歇歇,还是你在帮手机电池保健,让它别吃太撑?关键问题是,这样的充电宝——是我花99买的啊! 我非常温柔的拆解了这三款共享充电宝,它们的内部构造差不多,都是锂电芯、主板、外壳、充电线的简单构造。 类似的主板在阿里巴巴(去看看阿里妈妈的价格)的价格不超过20元,5000毫安时锂电芯价格也在20元左右,加上外壳、电线等非核心配件,整套的成本约50元,考虑到这些企业少则数万,多则数百万的拥有量,它们的采购成本肯定更便宜。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