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创业英雄汇》)说起作画,我们往往会联想到笔、纸和颜料,但创业者刘炫伶说,她的画不费笔墨,用随处可见的石头就能创作出精美动人的画卷。 刘炫伶是一位80后,她祖籍山东,其父爱石如命,经常观赏和收藏奇石,耳濡目染之下,刘炫伶对于石头也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她眼中,每一块石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力,每一次品鉴,都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 2006年,她放弃央企优厚的待遇,选择在湖南自主创业。以石头为事业,她希望能打造一个能聚集石友,宣传、交流、展示石文化的平台。经过艰辛努力,在2007年,刘炫伶建成了集世界各地观赏石于一园的湖南省第一家奇石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推广石文化。办了博物馆后,她发现,大家在观赏之余还衍生了对奇石的收藏需求。但如何让坚硬庞大的石头走进寻常百姓家呢?她想到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石艺画。 石艺画是以奇石为原料,辅之以枝叶、胶水等物作出的美术工艺品,成品小巧精美,可拼画出飞鸟走兽等造型,极具收藏价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刘炫伶去到西北考察,结识了当地石艺画的第六代传承人周文露。两人都在寻觅让能这种传统艺术传承和发扬的方法,于是一拍即合,决定一起钻研推广石艺画。 创业伊始,刘炫伶和周文露在制作石艺画时一再遇挫。要把坚硬的石块变成精美画卷绝非易事。形状的契合、颜色的过渡乃至表面的凹凸,都要经过人工一道一道仔细筛选。她们顶着大风和烈日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徒手挑拣尖锐的碎石,用箩筐运回家中,再从一堆石头中挨个挑选合适的材料。在起步阶段,她们做出来的成品往往不尽如人意,刘炫伶时常自嘲道:“做出来的初稿就像孩子的随手涂鸦。” 努力终将有所回报。在不断尝试之下,刘炫伶和周文露逐渐得心应手,制作出的石艺画精美而富有生命力,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喜爱。此外,团队还实现了石艺画的流水线化生产,每天都可生产上百幅的石艺画。不仅为民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也让精美的石艺画走入了更多爱石之人的家中。数载艰辛,刘炫伶说:“我希望能通过石头让大家感受到一种正能量,让石文化得到传承。” 更多精彩尽在,本周五22: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创业英雄汇》!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张彩红)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