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航天局官方消息,根据遥测数据判断,北京时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火星表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 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祝融号”火星车由结构与机构、移动、天线、热控、供配电等10个分系统组成,具有四大主要功能: - 能够承受整个任务过程中的力学、热、辐射等空间环境; - 落火后火星车与进入舱配合完成释放、分离任务; - 在火昼时完成火面感知、探测、移动等工作,在火夜时进入待机状态; - 能够适应火面环境,具有自主休眠唤醒能力。 此外,火星车还配置了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等6种科学载荷,可以进行科学探测。 按任务要求,“祝融号”火星车拥有90个火星日的设计寿命,相当于大约92个地球日,但实际工作时间有望大大超过这个期限。
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任务的科学目标是研究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 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环绕器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7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