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乾陵博物馆回应文物长毛:初步判定为“可溶盐析出”

2021-06-17 15:26:37 来自: 快科技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反映陕西乾陵博物馆一个类似于陶制人像的文物四周长满了小绒毛,在光线的照射下仿若一只“金丝猴”,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

乾陵博物馆在发现后确认了此事,并且第一时间展开了相关研究。

6月16日夜间,乾陵博物馆官微发布了关于文物出现病害的情况说明。具体如下:

近日,有网友反映我馆文物展厅两件陶俑出现“长毛”现象后,我馆立即将这两件展品撤离展厅保养,及时邀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会诊。同时,对展厅环境、文物库房进行实地查看评估。

专家组认为,陶俑出现此类现象与墓葬埋藏环境有关,初步判定陶俑表面白色绒状物为“可溶盐析出”。为明确病害原因,专家将进一步进行科学分析检测,及时启动病害治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

今后,我馆将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完善实时监测系统,加强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和环境评估,切实提升馆藏文物保存风险预防和管控能力。

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我馆工作的关心,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文物保护工作。

不过,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副研究员、知名文物类大V@文物医院在评论区表示,虽然“盐析出”是一种病害,不过此件陶俑析出晶体通体分布均匀,纤长纯净,是一件少见的“盐害”标本。控制好温湿度使其不再加重病害,倒是可以作为一件难得的“漂亮”样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