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游戏电视迈入3.0时代 京东携手行业合作伙伴推动新标准落地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强化与中国合作伙伴关系,凸显全球创新精神《战地6》免费周将至 华硕X870/B850主板开启限时体验华硕B860主板装机神器 带你围观TGA 2025游戏提名ROG MAXIMUS Z890 APEX主板创DDR5-13322超频新纪录共绘汽车产业全域升级新图景 2026腾易年度汽车盛典圆满落幕以数据为钥 东软解决方案论坛解锁智能世界新密码BOE(京东方)陈炎顺阐释企业发展战略升维路径:“传承、创新、发展”铸就基业长青超擎数智亮相 NVIDIA 中国开发者日2025,携手开发者,探索AI无限前景!智慧医疗里的“中国方案”:开源鸿蒙重塑传统病房体验天马以“创见·新境”开启显示新纪元,11项技术重塑显示行业格局索尼专业校色服务上线:一场由画质引领者发起的“色彩价值”革命海尔机器人与INDEMIND达成战略合作,突破空间智能泛化难关,共创家庭具身AI新生态京东11.11百吋电视销量突破6万台 “超级供应链”引领家电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带来丰富体验,高通李俨:AI与6G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当算力追逐遇上数据瓶颈:DRAM成AI价值链重构的战略中枢PA官网正式上线,科技企业推动竞技娱乐透明化让AI为我所用!不想用碎片时间学习如何借助AI实现自我提升“电影走着看,VR摸着玩”,龙程VR《星际旅客》全感剧场亮相2025高交会海马云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AIGC内容创作平台新生态

我国科学家创造现场光纤量子通信新世界纪录

2021-06-24 17:50:00 来自: 快科技

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科学家最近又创造了新纪录了,成功突破现场远距离高性能单光子干涉技术,最高实现了511公里的无中继光纤QKD的传输距离,刷新了现场光纤量子通信新世界纪录。

据中科大官网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刘洋等合作,利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尤立星小组研制的超导探测器,基于“济青干线”现场光缆,突破现场远距离高性能单光子干涉技术,分别采用激光注入锁定实现了428公里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F-QKD),同时利用时频传递技术实现了511公里TF-QKD,是目前现场无中继光纤QKD最远的传输距离。

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和《自然·光子学》上,并被APS下属网站Physics SYNOPSIS栏目和英国《新科学家》报道。

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保证了QKD的无条件安全性,而未知量子态的不可克隆性,也使得QKD不能像经典光通信那样,通过光放大对传输进行中继,因此实际应用中QKD的传输距离受到光纤损耗的限制。

相比传统协议,TF-QKD协议具有密钥率随信道透过率的平方根尺度下降的优势,所以特别适合远距离QKD。

此前,潘建伟团队已经在实验室内实现超过500公里TF-QKD的验证,然而,在实际场景的苛刻环境下实现TF-QKD是极其困难的。实验室内温度、振动以及人活动引起的声音等噪声都可以被有效隔离,但现场环境中这些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昼夜温度起伏引起的热胀冷缩效应,现场光缆一天的长度变化总量,比实验室光纤高两个数量级,相应的长度和偏振变化速率,也比实验室光纤快两到三个数量级;并且现场光缆的损耗要高于实验室光纤,即使对现场光缆的各个连接点进行优化,损耗依然比实验室光纤高约10%;

此外,由于现场光缆每根纤芯承载着不同的业务,同一光缆中的不同光纤所传输的信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相互串扰,这种串扰引起的噪声,比单光子探测器的本底噪声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潘建伟团队基于王向斌提出的SNS-TF-QKD(“发送-不发送”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发展时频传输技术和激光注入锁定技术,将现场相隔几百公里的两个独立激光器的波长锁定为相同;再针对现场复杂的链路环境,开发了光纤长度及偏振变化实时补偿系统;

此外,对于现场光缆中其他业务的串扰,精心设计了QKD光源的波长,并通过窄带滤波将串扰噪声滤除;最后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制的高计数率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在现场将无中继光纤QKD的安全成码距离推至500公里以上。

上述研究成果成功创造了现场光纤无中继QKD最远距离新的世界纪录,在超过500公里的光纤成码率打破了传统无中继QKD所限定的成码率极限,即超过了理想的探测装置(探测器效率为100%)下的无中继QKD成码极限。

上述的工作在实际环境中证明了TF-QKD的可行性,并为实现长距离光纤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山东省和安徽省等的资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辛雯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