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智汽车 查看内容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 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科技、权益、效率三重奏 问界新M5 Ultra重塑高价值SUV之选九号公司将于8月26日举办2025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M5智能电摩哈弗猛龙2026款即将上市,四大产品力进阶,助力新能源方盒子品类再升级智己新一代LS6车型20.99 万元起开启预售,30分钟小订订单量突破10000台驾驭新境,智美双生:全新问界M7金秋启程小鹏汽车宣布全新小鹏P7将于8月14日开启24小时高环耐力测试智能化强势赋能 全新坦克500智享版预售36.00万元起皮卡带电 动力无限|40℃高温出行?火星9越野刀锋版让探险变享受超越新境界,静享新体验:佳安超越PS26舒适旗舰轮胎耀世登场二代哈弗H9护航《沿着边境看中国》第二季摄制组新疆站,全程保障无忧长安启源全新Q05官宣,搭载激光雷达及智驾专用"小蓝灯"系统长安深蓝S05纯电超长续航版8月1日上市,宁德时代电池,续航里程达620km多款全新力作耀世登场 技术创新驱动福田汽车新能源爆发增长消息称鸿蒙智行改款智界R7首批展车今日起全国陆续到店吉利汽车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发布行业首个座舱智能体毕业季购车新趋势,问界新M5 Ultra成学车党出行好帮手经典与美学的时代对话:全新坦克500以“中式新豪华”重塑越野价值标杆焕彩升级 2026款奔腾小马3.49万起于色彩中见传承 全新坦克500敦煌绿亮相

优胜劣汰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长安马自达销量为何持续下滑

2021-07-09 19:20:35 来自: 行车视线顾志鹏

  谈到目前汽车市场中的派别,在日常家用车这个序列里。大致可以分为5个车系。分别为韩系、日系、德系、美系以及自主。其中,德系车中主要品牌包含大众、奔驰、宝马、奥迪;韩系当属是现代、起亚还有近期入华的捷尼赛思;美系车中雪佛兰、福特、林肯、别克、凯迪拉克;要说到自主品牌,那就太多了,长安、长城、奇瑞、吉利等等。此外,日系车中的丰田、本田、日产在目前国内市场中也是随处可见。

  嗯?等等,那么有人就要问了,马自达呢?小编是不是给忘了。其实不然,以目前马自达的产品力和销量甚至包括行业动态来看,马自达或许已经不配成为日系车的“主要品牌”了。

  近期一直有消息爆料,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要进行合并,或将年底前完成。其所在4S店同时拥有两方的销售授权,所以不会受到双方合并的影响。其实本次合并也是无奈之举。目前,马自达的销量一直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相比前些年刚入华与长安携手时马自达3单一车款取得了年销量3.8万的成绩相比,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差距。

  从马自达去年的销量来看,全年累计销售新车214,574辆,同比下滑5.79%。其中,长安马自达销量为136,667台。虽说收到疫情影响比较严重,但时至2021年,马自达也并没有恢复过来。

  销量下滑趋势明显,其原因不能从单一方面来进行判定,而是受到多角度原因影响。在品牌知名度方面,马自达目前的在售车型对于汽车细分市场起不到覆盖性的作用。长安马自达这边,包括昂克赛拉、CX-30、CX-5、CX8,而一汽马自达从2016年开始就只有CX-4和阿特兹两款车。以至于品牌力持续下降,想买日系车既有本田、日产又有丰田,如果追求性价比的话,自主品牌目前无论品控以及价格均表现出极强的优势,马自达从中也是被夹在其中,进退两难。

  还有一点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车内空间问题,看来马自达还是对于中国消费者欠缺了解,国内消费者买车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空间问题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马自达目前的车型中在追求外观上很是下功夫,长机舱短尾造型其实在年轻群体中很是受用,但却忽略了其车内空间问题。这也几乎成为了马自达家族的通病。

  其次就是在动力方面,日系车应该算是最晚采用除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外的车企。目前市场上涡轮增压发动机属于主流,有着油耗低、动力足等特点。日系其他品牌车企也在部分车型上搭载了涡轮增压发动机,而马自达还依旧坚持使用自然吸气。此外,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各种新能源车型也在相继推出,马自达在这一方面还迟迟没有动作。

  总结:其实,马自达在进入中国之后,凭借“东瀛宝马”的美誉也一度成为中国市场合资车型中最为热门的车企之一,其年轻运动化的造型设计,以及创驰蓝天技术在多年以来吸引了不少的粉丝。但社会发展带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前进,马自达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对于消费者的需求也并未做出正确的认知,致使产品力持续下降,以至于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行车视线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