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快科技 消费者因食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这是食品安全法赋予的权利。 不过知假买假,不属于惩罚性赔偿的保护对象,不应获得十倍赔偿。 近日,苏州虎丘法院审理了一起“假一赔十”案,一男子发现零食青豆笋丝中有“山梨酸钾”后,立马购买了300余斤该产品。 随后以“山梨酸钾”不允许在坚果和籽类食品中使用向商家索赔,沟通协商未果后,男子将商家告上了法院,以“假一赔十”为由要求返还购物款并赔偿30783元。 “虽然男子声称是置办年货,但青豆笋丝作为零食,在短时间内直接购进300余斤显然过多了。”商家认为男子是职业打假人,通过滥用消费者权益牟取不正当利益,其不属于消费者的范畴,无权主张《食品安全法》148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 经查明,该土特产店中的青豆笋丝属于熟制豆类,制作时青豆与笋丝分开制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4》规定的“带入原则”,笋丝中可以添加山梨酸钾,男子所说的“山梨酸钾”在制作青豆时并未使用,仅在腌制笋干时使用,添加量也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且男子没有证据证明青豆笋丝中山梨酸钾的添加不符合“带入原则”的相关情形。因此,涉案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最终,法院驳回了男子的全部诉讼请求。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