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郑州、新乡等地遭遇极端暴雨侵袭,内涝非常严重。与此同时,网络上出现了对郑州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质疑,郑州在过去几年投入了534.8亿元资金建设海绵城市,但在超标准的自然灾害面前,不是海绵城市可以防御的。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关键词为“海绵城市”的现存企业3450家。其中广东共621家排名首位,河南共167家排第六位。十年来,2019年的海绵城市企业注册量最高,共682家,随后逐年减少,2021年上半年共注册154家,同比减少28%。 广东“海绵城市”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河南排第六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作为沿海省份,常年面对台风侵扰,在海绵城市建设是颇为上心,共计相关企业621家。江苏的海绵城市企业以508家排名第二位。河南共有167家相关企业,排名第六位。安徽、山东、陕西等省份相关企业数量较多。 从城市上来看,深圳共有425家相关企业,遥遥领先。西安、合肥、苏州和武汉分别有海绵城市企业195家、166家155家和101家,排名前五位。 “海绵城市”企业注册量先增后减,今年上半年同比减少28% 2011年以来的十年之间,海绵城市企业注册量呈先增后减趋势,2019年的注册量来到了十年之最,共计682家,同比增长21%。2020年共注册391家,大幅度减少。 2021年上半年共注册海绵城市企业154家,同比减少28%,整体仍然呈下降趋势,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注册海绵城市企业79家和75家。 从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1000-3000万元的海绵城市企业数量最多,占比高达28%。注册资本在100-500万元和500-1000万元的分别占比22%和19%。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