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天下财经》)今天,《中国粮仓》系列报道走进吉林,吉林省梨树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上,是我国产粮大县前五强。2020年,全县仅玉米产量就达到38亿斤。这里也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的发起地。 这里黑土地沃野千里,青纱帐一望无际,梨树县的300万亩玉米迎来了丰收,收割机走过的道路就像秋天的进度条,为大地丰收按下了快进键。长在黄金玉米带上的玉米每年秋天都会回馈大地一片金黄。胖乎乎的玉米粒紧紧抱在一起,亩产达到1600-1800斤。 人们将这里的玉米品质和产量都归功于肥沃的黑土地,可黑土地也有烦恼,粮食连年丰收,土地却在变瘦变薄。重情重义的当地老乡,找到了一边种地一边养地的办法。 原理很简单,就是玉米收完后秸秆全部留在地里,给大地盖上被子,来年不耕地直接播种,减少对土壤的扰动。相当于为土壤增加了50毫米的降水,还能防止珍贵的黑土被水冲走或者被风刮跑。 大家把这种起源于梨树的种植方式称为梨树模式,梨树县因此聚集了中国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天南地北的专家和学生都在这里研究地要怎么种。每年秋收,田里忙碌的学生比农民还多,测产就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他们日后论文里的关键数据。 这个地块连续4年采用梨树模式种植,到底会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一米多深的黑土剖面,黑土层很明显,厚度达到40厘米。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王贵满:现在土壤没有犁底层了,就是原来耕作层下面形成一个隔板,植物的根就扎不下去,土壤也不保墒。现在玉米的根有一米多深,黑土层也在往深扎。 堆在坡面边上的黑土在实验结束之后也会进行回填。作为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机械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在刚收过的玉米地,秸秆还田的同时,已经进行了归行,裸露的大地可以接受阳光维持地温,来年春天在上面直接播种,有秸秆覆盖的就是明年的休耕带,这款机器就是今年梨树县新推出的一款配套农机具,这意味着,又可以减少一次大型机械的下地次数。 吉林省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 张文镝:现在机器进地次数少了,光油费、人工成本,一垧地能省1000元,地肥了,还能多收1000斤。机器也不用养一堆,现在免耕播种机和收获机,一种一收就够了。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于丁)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