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探索上,我国已经实施了三期嫦娥工程,做到了从月球取样返回,未来中国还将探索在月球建设基地的可能,其中一个前提就是在月球上大规模制造氧气。最新报告显示国内已经开展了月壤制氧技术,争取制造出中国人在月面第一口氧气。 在日前举行的工程科技论坛:深空探索科学技术与应用大会上,航天五院508所果琳丽研究员介绍了我国月壤制氧技术上的最新进展。 果琳丽研究员指出,在月球上制造氧气可以采用熔融电解法,该技术可将月壤或者岩石加热熔融后进行通电电解,氧气从熔体中以气泡形式释放出来,加热到1600-2500度时含氧岩体就可以分解产生氧气。 这个技术步骤简单,无需附加试剂,也不考虑材料的回收和循环,除了制氧之外,还可以实现纯度较高的硅、铁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制备。 不过该技术需要高温条件,因此有较大的危险性,优点是效率高,100千克样品可制备20-30千克氧气。 根据果琳丽研究员所说,航天五院511所已通过利用嫦娥探测器平台,应用小型反应炉,开展月面制氧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