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 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 今日为您讲述“推动煤电清洁化利用的技术图纸”的故事。 信物名称:中国首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装置技术图纸 信物传承者:浙江省能源集团 信物年代:2013年 信物印迹:推动煤电清洁化利用的中国方案 信物讲述人: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胡仲明 浙江省能源集团是致力于能源低碳转型的行业标兵,今天带来的企业信物是一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装置技术图纸,用于燃煤发电厂机组的清洁化改造。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这种超低排放技术改造,为原来的燃煤机组戴上了“口罩”,让发电厂在用煤发电的时候,像用天然气一样清洁。超低排放技术,为煤电的清洁化利用,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被业内称为能源利用的一次“绿色革命”。 2011年前后,中国各地多次爆发大规模雾霾,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空前高涨。煤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当时,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以上,然而,煤炭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煤炭和煤电的发展前景面临着巨大考验。 2011年,浙江省能源集团提出了燃煤机组排放达到或优于燃气机组排放标准,在行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中国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已经是全世界最高标准了,要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尤其是PM2.5要达到欧盟排放标准的六分之一,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12年,“超低排放”的研发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技术团队在科研理论阶段取得了成功。接下来他们立刻进驻嘉兴发电厂,从图纸到零件,对设备进行试验改造,所有设计人员集中在一起办公,朝九晚九全周无休,一张张设计图纸在他们的手下绘制出来。 工程未动,图纸先行。为了赶在夏季用电高峰前完成首台机组改造,技术团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共绘制出3082张图纸。这不仅仅是改造燃煤机组的图纸,更是通往未来绿色能源的发展蓝图。 2014年3月中旬,工程进入了最后的停机阶段,这也是让所有人高度紧张的一个半月,任何一个数据的偏差都会导致设备达不到预期效果。2014年5月30日,中国首套超低排放装置在浙能嘉兴电厂8号机组投运。集控室里所有人都盯着大屏幕,心情也随着屏幕上的数据起伏不定。 经过了72小时的满负荷运行,所有污染物指标都达到了天然气机组排放标准。试运行成功了!烧煤像烧天然气一样清洁的梦想实现了! 2017年6月,浙江能源集团完成46台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现清洁化生产的大型发电集团。截至2020年,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已有88%达到超低排放限值。浙江能源集团还将环保技术应用至水泥、钢铁、船舶等非电领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技术推广到更远的地方。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绿色发展,是维系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式。浙江省能源集团始终致力于探索绿色低碳转型,从西北戈壁滩,到浙东的海岸,一张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的可再生能源网已经建成,开启了集团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全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于丁)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