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迎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或灯节。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 再后来由于中国南北地域的不同,北方称其为元宵,南方始终保持着汤圆的称谓。汤圆和元宵究竟有哪些不一样? 从食用地域来看,一般有“北元宵、南汤圆”的说法。虽然元宵和汤圆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和馅料,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单从名字上来说,以前,北方由于糯米产量少,元宵只能作为正月十五特定的节令食品,取名为“元宵”,也体现了“不时不食”的传统。 而糯米产量丰富的南方,用糯米夹馅的食物很普遍,“汤圆”的字面意思就是“热水中的圆子”。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不再受区域的限制。不论在北方还是南方,不论是不是元宵节,都能随时随地吃到这两种食物了。 从制作工艺上说,叫做“滚”元宵、“包”汤圆。元宵是“滚”出来的,将事先做好的馅料,放入装有干糯米粉的笸箩摇一摇,再加一点水使其表面再次获得黏性,反复摇晃,直至变成圆滚滚且大小合适即可。汤圆是“包”出来的,把生糯米粉先用水和成面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团成圆圆的。因为汤圆用的是和好的面团,表面光滑黏糯,而元宵是直接用干粉一层层滚起来的,所以相对干燥松软。 从食用方法上分,可以炸元宵、炒汤圆。元宵和汤圆都可以水煮着吃,元宵因为用的干粉,煮的时间一般要10分钟以上,汤水比较浑浊,而汤圆大概煮3-5分钟漂起来就可以了,汤则更清澈。除了水煮外,元宵还可以炸着吃,汤圆也能炒着吃。 元宵的馅料偏硬,一般是甜口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见的馅料。汤圆的馅偏软,口味繁多,咸甜荤素都涉及,除了传统的五仁、豆沙外,还有鲜肉、水果、鲜花等口味。 市场监管部门还提醒,由于糯米富含支链淀粉,在人体内不易消化排出,若一次性吃的太多,会给胃部带来较重的负担。因此,对于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要注意食用量。 早起睡前不宜食用。元宵和汤圆是高热量食物,在胃肠功能较差的早上不宜当作早餐。同样,用元宵和汤圆当夜宵也可能因为消化不良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吃元宵最好在中午,这个时候人体的胃肠功能最强,也有充分的时间来消化汤圆里过多的热量。 在吃元宵和汤圆的时候,可以搭配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比如可以和豆类食物,蔬菜类食物,菌类或藻类食物一起食用。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