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岁末年初,我国著名信息与通信工程专家、西安交大教授刘树棠与孙漪夫妇不幸先后去。 遵循老人生前遗愿,两位教授的捐献至西安交大医学部,用于教学研究;同时捐献角膜,帮助他人重见光明。 生前,他们伉俪情深,教书育人;身后,他们成为医学生无言的良师。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生命意义,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 2022年9月,两位老人深感年事已高,便做了百年之后的安排: 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将遗体捐献给西安交大医学部。 随后,二老亲自联系西安交大医学部遗体捐献办公室、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办理了遗体、角膜捐献手续。 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月5日,刘树棠教授与孙漪教授先后不幸去世,在其儿子和亲属的理解、支持下完成了生前遗愿。 刘树棠教授,1937年9月出生,我国著名信息与通信工程专家。 1954年老入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1958年随校西迁,由上海西迁至西安,并于当年毕业留校,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无线电教研室任教,1981年至1983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之后进修归国,继续投身于我国的伟大的教育事业工作。 刘树棠教授曾担任信息与系统教研室主任,并编写和翻译了大量经典教材,其中《信号与系统》《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等经典教材的出版发行,对我国工科高校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孙漪教授,1938年11月出生,我国信息与通信工程专家。 1955年考入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电工学院,获得无线电工程师证书(硕士学位),回国后于西安交通大学任教。 孙漪教授长期致力于图文通信传输及处理、数据通信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编写有《微机原理》(讲义)、《微型计算机原理》等教材,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为我国信息与通信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