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数智化领域专业的科技和市场分析机构易观分析对外发布了《中国移动端第三方输入法市场专题2024》(以下称“报告”),重点分析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现状及发展,以及立足于第三方手机输入法市场的趋势判断与展望。
根据易观最新数据,第三方输入法用户规模呈现同比小幅增长态势,截止2023年12月已经达到7.83亿,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2.7%。当前,用户规模与行为的稳定得益于输入法在C端场景的持续渗透。
报告显示,目前第三方输入法市场仍由搜狗、讯飞、百度组成的头部集团保持集中度并稳定发展,比较抢眼的是讯飞输入法相比22年12月同比增幅达19.6%。面对“三分天下”的态势,输入法头部厂商集中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功能改进上。此外,微信键盘(微信输入法前身)诞生后,凭借微信生态的功能布局,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关注和用户支持。
在大模型加持下,市面主流输入法的产品力和服务随之持续升级,尤其在文本输入、多模态输入的场景中,输入法内置的AI助手形态能够提供更加流畅、高效、智能的输入体验。分析师认为,输入法作为用户数字化交互的入口,基于大模型对于用户场景和输入需求的理解分析,有望实现基于认知智能的跨平台、跨终端服务推荐和连接。
数据显示,有超过85%的用户感知到引入生成式AI之后,输入法AI助手功能上的拓展和升级;同时有近七成用户对新AI助手在表达的准确性、个性化和输入效率提升上给出了正面评价。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百度输入法的平均满意度得分都在8分以上,其中讯飞输入法整体满意度得分8.44居于前列。
具体来看,中国第三方输入法已进入拼存量的时代,用户留存和功能精进对于业务增长尤为重要。以讯飞输入法为典型案例,依托10余年的技术积淀,2023年8月成为首个接入大模型的中文输入法,定义生成式AI输入法功能的六大表达场景,适配600多款热门应用。随着讯飞输入法13.0的发布,通过生成式AI全赋能,不断突破输入法应用范畴;同时也创新“活力视界”刷新了人机交互形式。
有理由相信,随着大模型时代来临,在生成式AI的赋能下,输入功能的完善和服务创新将持续提升输入效率及使用体验,这也将促成输入法厂商实现服务质量跃升,以破局存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