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敏英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工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最初的蒸汽动力汽车到如今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汽车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作为汽车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发动机、变速器到车身结构、电子控制系统,每一个精密的零部件都是确保汽车性能与安全的关键。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迅速崛起,凭借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逐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中,吉林金洪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便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而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其董事长曲金良的杰出领导与不懈努力。
曲金良与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的深厚渊源,始于他在长春工业大学的求学岁月。青年时期,他攻读了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士学位,这段学术旅程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点燃了他对机械与制造技术的浓厚兴趣。毕业后,曲金良迅速投身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凭借所学专长,逐步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为了不断提升自我,他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多次赴海外及国内知名学府进行深造,拓宽视野:2003年11月,他参加了日本AOTS海外技术研究协会举办的中国中小企业管理方案培训;2010年12月,他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完成了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的学习,这次深造既让他掌握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前沿理论,也让他学会了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2011年秋天,他又远赴美国加州大学长滩分院,参与了吉林省现代企业管理培训项目,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企业国际化管理能力。
多年来,曲金良将所学知识与吉林金洪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金洪股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着手推动了一系列企业内部的革新。他深知,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不仅在管理层面上进行了优化调整,还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正是在曲金良的精心布局下,金洪股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成功承接了一系列重要研发项目。尤其是2022年,为了响应一汽-大众新车型的生产需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满足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期待,曲金良亲自部署,率队启动了VW491项目的研发工作。
在曲金良的悉心指导下,金洪股份组建了一支由机械加工工艺专家、模具设计精英等构成的专业研发团队,公司还为其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和完备的试验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按时交付高质量产品提供了有力保障。研发过程中,团队面临了诸多技术瓶颈,尤其是下部一(3WD 800 710)部件的焊接难题。该部件结构复杂,由多种冲压件和焊接标准件组成,焊点密集,空间占用大,给焊装夹具的设计与调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曲金良领导研发团队不畏艰难,经过反复论证与优化,终于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焊装夹具,并成功优化了焊枪的运动轨迹。此外,团队还将试制产品件的精度成功控制在±0.5mm的范围内,使产品合格率从原先的80%跃升至100%,并解决了产品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局部开裂问题。经过团队的持续奋战,VW491项目于2022年末顺利通过了内部评审与技术检验。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显著提升了产品合格率,更大幅增强了产品的性价比与市场竞争力。同时,整车的激光钎焊技术和激光拼焊板模具/夹具也得到了成功应用,为金洪股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除了紧抓公司自身技术创新,曲金良还深刻洞察到技术创新对于推动整个行业持续进步的关键作用,并自主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工作。其中“基于3D打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效率提高系统V1.0”就是他自主研发的技术之一。该系统利用3D打印技术,采用逐层堆积的方式制造零部件,无需模具和复杂的工艺流程,显著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并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系统采用增材制造方式,能够精确控制材料的用量,减少材料浪费和库存堆积。相比传统制造方式,这项技术成果具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该技术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打印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汽车零部件,从而满足了市场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创新设计的机会,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今提起曲金良,人们对他的评价无不赞赏。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引领金洪股份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屡创佳绩,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曲金良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人在各自的领域追求卓越,共同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