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ES上的深圳面孔,要数量更要分量) 刘佳 CES正式开展前,中国深圳企业先火了。 一组数据说,,今年来参加CES的4500家厂商中,来自中国深圳的企业一骑绝尘,多达482家,占到所有参展商数量的10%左右,遥遥领先排在第二的“美国”(94家),并远超包括东莞、北京、广州、宁波等参展商数量排名居前的中国城市。有人调侃,这简直是把深圳高交会搬到了美国拉斯维加斯。 美国当地时间1月11日,当第一财经记者走进距离CES主展馆不远的一个名为“Design &Source”展馆(设计与采购馆),俨然像是走到了深圳电子企业一条街。“China”、“Shenzhen”甚至中文“深圳”的字样的随处可见。有的展台挂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红灯笼,还有工作人员穿着中国旗袍向走访的采购商推荐自己的商品。 这是今年CES新增的展馆,主要展示全球的电子消费及高科技类设计、生产制造企业,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有工作人员说,入住采购馆的中国商家超过500余家。 CES主办方消费技术协会(CTA)全球销售和商务发展总监Brian Moo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参展商的数量逐年增加,一方面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树立全球品牌形象的意识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寻找全球的合作伙伴。” CES的深圳面孔 “从坐上来拉斯维加斯的飞机,就被中国同胞包围了。”一家参展的深圳企业人员这样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他说,来CES参展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扩展更多海外资源,二是通过品牌曝光,让海外客户知道“自己还在”;三是在这个全球消费电子风向标的展会上看看有哪些新技术、新趋势。 第一财经记者走访设计与采购馆中的多家深圳参展商后发现,这些参展企业涵盖了做OEM、ODM或自有品牌的音箱、耳机、移动电源、手机壳、无线充电,等电子配件,以及电脑、平板、平衡车、宠物自动喂食器、VR、机器人等硬件和上游元器件厂商等等。1-2个小展位的总成本大约在10-20万人民币左右。通常,这些展商先在CES展上搜集客户意向,在展会结束后取得进一步线上或线下的联系,确立合作意向。 其中一些是在国内较少看到的产品,例如深圳一家展台展出了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冲浪的电子冲浪板,该公司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CES,展示的了刚刚研发出的一款针对海外市场的新品,售价在1000美元到几千美金不等,这次主要来试水看看国外客户对产品的反应。 而另一名已经两次参展的深圳某音箱代工企业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去年来CES时效果“还不错”,确实与一些海外公司达成了合作。但今年由于CES开展第一天罕见地下了暴雨,相比CES中央展馆和南、北馆,第一天来到这里的访客并不算多,直到第二天中午人才多了起来。 记者还看到,有一家原本是做传统皮具出口生意的深圳厂商,在钱包中内置了移动电源,用户可实现无线充电。 在挂牌新三板的穿山甲科技因为展示了多台迎宾机器人、餐饮机器人等,吸引了外国访客的注意。其中一些型号的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人脸识别等功能。在价格上约4000-9000美金售价不等,工作人员称外国市场同类产品是其价格的2倍。 记者还看到深交所上市的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在该馆,后者展示了无线充电等设备。 不只是中小企业,在CES主展馆里,华为、大疆等深圳企业已经开始引领行业趋势。 今年,遭遇美国运营商临时“变卦”的华为发布了Mate 10 Pro以及Mate 10保时捷设计进入美国市场,大疆带来发布灵眸Osmo手机云台2、如影Ronin—S手持云台。 深圳创新企业中,柔宇科技在今年CES带来了“柔性+”产品,包括4G版3D高清移动影院Royole Moon,“手写神器”RoWrite等等,优必选则展示了一款大型仿人双足机器人Walker, Insta360把自主研发超过100个镜头的“光场相机”和全新8镜头专业VR全景相机Titan等等。 谈到今年参展的深圳企业比例为何如此之高时,深圳一家做专业绘画数位屏的企业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的深圳大量高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和产业链配套等,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硅谷”。 中国电子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高素梅在CES上表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等为代表的新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