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 张扬、刘馥亮 撰写 | 唐靖茹 消费金融是新金融领域结出的第一颗硕果,20多家百亿级新星公司冉冉升起。伴随着监管政策趋严,服务持牌机构的金融科技将是下一颗硕果。 作为龙头,BATJ首先做出表率,分别与“农建中工”四大行达成战略合作。标杆效应之下,各大股份制银行亦衔枚疾行,纷纷敞开怀抱,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也与腾讯金融云达成了深度合作。 2018年,城商行、保险公司、券商为了加强零售金融业务,也相继加入金融科技大潮。众安科技先后与恒大人寿、吉祥人寿达成全面合作。券商加码智能投顾,广发证券机器人投顾平台“贝塔牛”第二期上线,华泰证券收购美国智能投顾解决方案公司AssetMark。 伴随着金融科技业务迅猛发展,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先后爆出巨额融资计划,IPO时间表渐行渐近。至此,新金融的主题关键词已完全切换至金融科技。 同时,央行新掌舵人表示,凡是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经营。诸多自营业务起家的创新公司积极转型2B,以服务持牌金融机构为战略目标,金融科技大军还在继续壮大。 未来,金融科技能否像消费金融一样孕育出数十家超级独角兽?除了服务银行,金融科技能否在保险、券商等领域同样取得战功?风控、营销之外,金融科技将如何推动产业链和业务流程持续变革? 为此,爱分析实地调研百余家国内外金融科技公司,结合估值模型,正式发布“爱分析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企业估值榜”,为业内人士及投资者提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