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带队调研人工智能代表企业联想集团并举行了座谈会。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就智能化发展新阶段,提出了建立行业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建议。 罗文对此给予高度认可,指出有基础、有实力的科技企业要牵头推进行业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让技术走出象牙塔,加速行业的智能化,从企业到行业,从行业上升到国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前排左三)走访联想集团 杨元庆:未来行业智能将无处不在 杨元庆在座谈会上表示,近年来,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振兴实体经济。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出了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推进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 (*座谈会现场) 为了顺应国家战略和智能化新时代发展需要,我们应该更加前瞻性地向人工智能布局,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同时在数据、计算力、算法的共同进步下,让人工智能像水滴一样渗透各行各业,形成行业智能。 “未来行业智能将无所不在,每个企业的每一个价值链环节,每一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都能通过‘智能+’提质增效。”杨元庆表示,如果说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只是一个赶超的角色,那么在智能化阶段,凭借巨大的数据、计算力优势,以及在行业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方面的无限发展机遇,中国不仅有可能在智能化时代实现弯道超车,也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能。 (*杨元庆在座谈会上讲话) 为了推动“智能+”的实施,杨元庆也提出了三点建议: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工业转型升级资金计划中,进一步明确支持“行业智能”专项,重点支持物联网新设备、5G、高性能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系统解决方案等与行业智能发展相关的关键领域,切实筑牢我国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 选择智慧家庭、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垂直行业,率先建设一批“智能+”的示范项目,采取多种方式,推动这些行业应用的普及和推广; 建立国家“行业智能”的开放创新平台,培育我国行业智能的领军企业。 行业智能建议背后: 联想智能化转型大幕早已拉开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历任),杨元庆参政议政长达十年之久。 这期间他一直从一位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的视角,积极为政府献言献策,可以说每一项提案提出的背后,都代表了杨元庆当下对产业最前沿的思考。此次提出的“大力发展行业智能”的建议,不仅是其对产业发展趋势的预判,同时也是联想自身向智能化转型的实践使然。 2017年,联想提出了“All in AI”战略,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全面出击,对大数据、计算力和算法等人工智能核心要素进行全面布局,拉开了智能化的大幕,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消费端,在CES 2018上,联想获得80个奖项,其中有2/3是非PC,Mirage系列的AR头盔、VR相机Mirage Camera等都迅速成为了相关领域的领导者。 在行业端,联想的联宝工厂、武汉基地都树立起相关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ThinkPad笔记本电脑产品的个性化定制率高达70%,联宝自采用智能化解决方案后,成本减少15%~25%,制造效能提升25%~45%。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