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理想i8全国交付今日启动 李想与物流司机共话交付最后一公里吉利发布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长城汽车启动超豪车BG全球用户活动供应商招募三星玄龙骑士电竞显示器G75F亮相2025德国科隆国际游戏展, 顶级游戏实机演示震撼全场昇腾助力中科大团队实现MoE 稀疏大模型并行推理提速超30%8TB登场 三星 9100 PRO PCIe 5.0 固态硬盘,性能规格上新绿盟抗D解决方案斩获业界首个Frost & Sullivan竞争战略领导奖大V爆料:天玑9500 NPU上新IP,AI算力翻倍!京东贺《黑神话:悟空》周年 1元起拍典藏桶、满减周边等福利齐放送大V爆料:天玑9500 NPU上新IP,AI算力翻倍!装备未来,骑行青春!购联想“青春有AI全家桶”立赠价值1899元拯救者自行车2025 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开幕在即,亮点提前揭秘!“你好BOE”五周年盛典北京站盛大启幕 携手生态伙伴打造“科技+生活”新场景三星全球首发Micro RGB,为高端显示技术树立标杆无忧传媒团播+千万网红带货?索尼电影感助力娱播模式升级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昇腾突破知识增强大模型关键技术Atwell筑格酒店中国首秀,小度科技赋能智能酒店高端智慧体验图灵(Turing Market)网红营销智能体2个月融资近千万,用AI帮跨境卖家做好网红营销斗鱼发布Q2财报,总营收10.54亿元三星Galaxy Buds3 FE正式发布: 标志性设计、增强音质与Galaxy AI融合

拼多多"闹革命":"游戏式"运营和制造"爆品"

2018-08-22 01:00:14 来自: 极客鹏友说

(原标题:拼多多「闹革命」)

前段时间,拼多多引起的争议极其巨大。在我的朋友圈里,大家对它的评论基本就分成两类:一类认为拼多多的做法完全不能接受,不仅是在用劣质产品坑害消费者,也是在损害一些品牌商的利益;另一类意见则认为,质疑拼多多的人是对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无知,中国的低收入人群还不少,没有拼多多之前,他们就已经在乡镇集市、农村的小超市里买这些东西,如今在拼多多上买,和以前比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有可能获得一些优惠。

这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特别像当年川普当选总统之后,在美国社会造成的撕裂感,一拨人坚定地支持他,另一拨人坚定地反对他。拼多多面临的这些争议,在之前中国的科技商业领域里很少发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不过热点都是短暂的,科技新闻层出不穷,不管大家之前对拼多多的反应有多激烈,到现在都应该相对平静了。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再来聊聊拼多多,可能大家也更有耐心去看到它背后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之前很容易在情绪化的争论里被忽视。

01 拼多多前传

我想先说说拼多多的「前传」,看看整个产业大环境的变化是如何给它留出崛起空间的。

一个企业家朋友告诉我,大概在2011年底到2012年上半年,阿里做过一个判断,认为淘宝的用户数可能再涨三四年就要见顶了,所以它觉得中国电商的大格局基本已定,就是它和京东两分天下。基于这个判断,阿里开始针对现有的流量做更精细化的运营。

2011 年的 6 月,阿里把淘宝网分拆成了三家公司,其中一家是淘宝商城。2012 年初淘宝商城改名天猫,加强了平台定位,聚焦在大卖家和大品牌商上。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阿里当时的这个决策,会发现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打假。当时淘宝里鱼龙混杂,一些价格很低又不是出自大品牌商的产品,假货风险很大。阿里为了更好把控而做了天猫,把品牌商和大卖家迁移过去,因为这些人不会为了卖点假货而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另一个原因是收入。在淘宝网里,平均客单价比较低,想向卖家收取比较高的推广费用有难度,而进入天猫的大卖家能在广告上有更大投入,这样阿里作为平台方也就能挣到更多的钱。

阿里的这个战略选择在当时看起来很合理,实际的效果也还不错。但是等到拼多多崛起之后,我们再来分析,会发现它可能有一些判断的盲区,最明显就是中国网购人群的增长要比它预期的持续时间更长,空间也更大。而这个增长的人群,主要来自 3~6 线城市,还有中国广大的乡镇地区。

这个人群的爆发性增长,差不多是从 2015 年开始的,有几个事例可以说明这个时间节点的存在。

2015 年末到 2016 年,小米经历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需要优化,另一方面也因为它的互联网营销模式把能覆盖的城市人群基本都消费完了,线下渠道的缺乏,让它很难去开拓小县城和乡镇人群。这时OPPO和VIVO的优势反倒体现了出来,它们在电视上打过多年广告,品牌知名度下沉得比较快,同时又在很多小县城和乡镇开了专卖店,迎合了这些地区用户进店买手机的消费习惯。

小米遇到的这一次波折,充分体现了这一部分人群开始普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化的进程,而这一进程也给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和新的机会。

比如 2015 年下半年,微博「复苏」,月活用户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一些分析机构指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户在下沉。快手也在同一时间迎来了高速增长,从 2015 年 6 月到 2016 年 2 月,用户数从 1 亿涨到 3 亿。当然,也是那个时候,微信也下沉到了小城、乡镇的人群里,成了真正的「国民级」应用。

当小城和乡镇的年轻人开始刷微博、玩快手的时候,那些主导家庭消费的主妇们在网上做什么?很显然,更便宜、更方便的网购是一个很重要的需求。而这个时候,阿里的重心在做天猫,在针对城市人群做「消费升级」,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这部分低消费人群的出现和他们的互联网化。

恰恰也是在 2015 年,拼多多成立,借着微信的普及覆盖到了这部分人群,满足了他们旺盛的消费需求。

02 运营逻辑的突破

过去几年外部产业环境的变化给拼 多多留出了崛起空间,但它要抓住这些机会,真正考验的却是自己的产品和运营能力。

拼 多多的运营逻辑有两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游戏式」运营和制造「爆品」

阿里集团湖畔大学的产品模块学术主任、百度集团的顾问梁宁女士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分析拼 多多的「游戏式」运营。她说,用户上京东、淘宝其实都有很明确的目的,知道自己要买什么,然后去搜索、比价、下单;但在拼 多多上不是这样,用户无聊了,即使没有任何购物需求,也可以去拼 多多上逛一逛,找点事情做,比如可以看看限时秒杀、品牌清仓,也可以玩拆红包、现金签到、邀请好友砍价等。这些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娱乐消遣的功能,并能借助微信分享扩散到更多人。

这些做法有些像网络游戏里的套路,通过开发一些任务,让玩家能用最小的代价去获得大量经验,以诱使他们至少每天登陆一次游戏。考虑到拼 多多团队的游戏行业从业背景,这种「游戏式」运营模式的出现更显顺理成章。

拼 多多运营逻辑里的另一点很有趣,我会把它和今日头条做类比。

今日头条的出现,给内容生产端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以前一些媒体的文章想在新浪、网易这样的门户网站放个比较好的推荐位,就要去和编辑们做沟通,理解他们的选择取向和流量合作规则。但在今日头条里,规则完全不同,一篇文章想要获得更多的流量,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自己具备成为「爆文」的潜力。这和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有关,机器会先把文章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如果点击率足够高,那它就进一步把文章推荐给更多相似用户。

所以在今日头条里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精神」,一切就看内容生产者自己的产品能力。如果标题、文章内容足够吸引人(或者说符合头条用户的燃点),算法自然会把这样的文章顶上去。

拼 多多有点像电商领域里的今日头条。如果说今日头条展现的是信息流,规则是制造「爆文」,那拼 多多展现的就是一种商品流,规则是制造「爆品」。如果一种产品能让很多人感兴趣,有很好的定价能力和定价策略,有「火」的潜力,那拼 多多就会给予更多的流量扶持。

这种规则跟淘宝、京东很不一样。在那两个平台,商家的核心能力是怎么从平台内部获得更多流量,他们需要研究广告推荐购买效率,懂搜索规则,设计定价策略以及商品的组合等,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商品在搜索结果里排在前面。但拼 多多对商家的能力要求不同,在拼 多多里产品本身构成了流量的关键,商家的产品没有社交裂变能力,那也成不了「爆品」。

同时,这种促进更多人去追求「爆品」的方式,反过来也给拼 多多带来流量,因为这些产品在微信里产生了「病毒传播」的效果,推动着拼 多多在流量和用户上一路「狂奔」。

03 曾经隐形的新机会

拼 多多用 3 年收获了 3 亿多用户,按照这样的增长势头,它在未来可能会给品牌企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带来什么样的新机会和可能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