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与饿了么合并的传闻,终于落地了。 此前在 8 月 7 日,路透社就曾发文称,阿里巴巴计划合并口碑、饿了么,并将就此募集 30 至 50 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估值高达 250 亿美元,当时饿了么 CEO 王磊对此表示否认。 8 月 23 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 2019 财年第一季度(2018.4.1-2018.6.30)财报透露,阿里巴巴设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将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旗舰公司,持有饿了么和口碑两大业务,并已经收到来自阿里巴巴、软银集团等投资者的 30 亿美元投资承诺,而饿了么的外卖服务和口碑的到店消费将形成更紧密的协同。新控股公司 CEO 将由阿里巴巴集团 CEO 张勇兼任,他在回答财报分析师提问时称, "本地生活是阿里巴巴新零售战略的重要部分,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对本地生活业务进行规划和融资,通过持续投入推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发展。" 阿里方面称,饿了么和口碑继续保持独立运营,两者从 " 到家 " 和 " 到店 " 两个场景分进合力,加速推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新零售升级。同时阿里方面也表示,没有关于口碑和饿了么打包上市的计划。 几年间,从最初的 O2O 到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格局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阿里以 95 亿美元的金额全资收购饿了么,并成立控股公司整合饿了么、口碑两大业务,阿里已经备足了与美团点评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一较高下的筹码。 屡屡受挫 实际上,阿里对本地生活的布局很有前瞻性,但却颇为不顺。 2006 年,阿里以 600 万美元战略投资了前阿里员工李治国创立的口碑网。此后口碑网曾一度成为大众点评的有力竞争者。 但由于定位上的摇摆不定,尽管拥有支付宝和淘宝双首页入口的支持,口碑网还是在 O2O 的竞争大潮中掉队,并与 2011 年停止运营。 而诞生于阿里赛马计划的淘点点也与口碑有着类似的遭遇。 据媒体报道,在 2013 年初的一场只有 M5(高级总监)级别以上的员工才能参加的战略沟通会上,马云第一次听到了关于 O2O 的创业计划,最早对外公布的 O2O 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1.淘宝同城:商家在线上开店,淘宝将帮助商家实现线上支付及相关的营销服务; 2.淘宝点点:用户可以实现在线点餐和付款; 3.一淘逛街:帮助用户发现、记录和分享消费信息。 从后续阿里对 O2O 与本地生活市场的投入看,阿里当时已经认识到这块蛋糕的重要性。对此,马云本人也相当认可。 " 本地生活服务将来做起来希望绝不低于制造业和零售业。需要等待一次机会,这个机会就是依托移动互联网。" 据相关人员回忆,在当年 3 月,项目就迅速上马、组建团队,淘宝同城相关产品的规划与开发也同时展开的规划和开发。只花了 3 个月,淘宝同城就建立了平级于电商的、独立的事业部,并由时任阿里巴巴 CEO 的陆兆禧亲自领队。 " 陆兆禧在开内部会议的时候,提出‘预算没有上限、岗位没有上限’。"随后淘宝同城更名淘点点,起初定位为移动餐饮服务平台。 而在同一时期,饿了么尚未壮大,从 " 百团大战 " 中突围的美团也刚刚布局外卖领域。而阿里为淘点点的倾斜了大笔的资源,淘宝、菜鸟、阿里小贷、支付宝都从各自领域给予淘点点支持。 而到了 2014 年,淘点点却将业务重点从到店变成了外卖,但却陷入了与美团外卖、饿了么的缠斗当中,并逐步在地推的消耗战中败下阵来。 关于淘点点的失败,外界普遍认为,尽管在资金与流量上淘点点的优势明显,但阿里的平台基因决定了淘点点的命运。 " 上面的人并不愿意扩张淘点点的销售人员,而是坚持‘美团 1000 个人能干的事,淘点点 20 个人再招一些外包人员也能干’ "。 在 2014 年 5 月饿了么获得大众点评 8000 万美元的投资后,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团队就增长至 7000 人,其中负责地推和配送员就超过 6000 人。而美团在地推上的实力也十分雄厚,很快就进军 200 多个城市,迅速将日订单做到了 150 万。 前不久,曾经的淘点点事业部总经理、如今的饿了么 CEO 王磊此前在接受《财经》的采访时,也从自己的角度解释了淘点点、口碑当年落败的原因。 "那时候本地生活还不是一个特别大的 market place,美团我们还有稍微大一点的股份,从当时的角度去看口碑肯定要支持支付那一仗,就是为支付服务的,很难单独变成其他平台。" 对本地生活的执念 中国 O2O 从十几年前的黄页信息展示开始发展,先后经历了团购大潮、外卖爆发等阶段。在这些阶段,线下的店铺被搬到线上,团购用低价培养了用户 O2O 消费的习惯,外卖则引爆了到家服务。 尽管参与了美团的 A、B 轮融资,但对于 O2O 与本地生活,作为线上巨头的阿里有着自己的执念。 2015 年 6 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合作重启 " 口碑 " 品牌,双方初期注资 60 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各占 50% 股权。新团队以蚂蚁金服为中心,由淘点点的业务团队与蚂蚁金服的线下业务团队构成,蚂蚁金服支付事业群产品运营部总经理范驰出任口碑 CEO。在2016 年阿里投资饿了么之后,口碑将外卖业务移交给饿了么,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到店服务。 在扶持口碑的同时,阿里还试图不断加注外卖餐饮业务。 行业数据显示,在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线上电商占比仅有 15% 左右,85% 的消费仍旧在线下。而在线下消费中,本地生活服务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其中餐饮消费则最为高频最为庞大。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仅餐饮消费的交易额就接近 4 万亿。 由于淘点点实验的失败,阿里的餐饮外卖业务迟迟难以突破,也需要一颗卡位的棋子。尤其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势头迅猛,而与美团关系恶化的阿里最终选择了饿了么。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