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参赛选手励建安记得很清楚,5月22日下午2点左右,在黄河石林越野赛赛事组的微信群中,求救声一片,“很惨!” 一名女生一直在发出求救信息:“救救我,我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周围什么人也看不见”“你们派直升飞机过来”。求救信息让所有人很揪心,后来,女生没了消息,励建安不知道她最后怎么样了。 励建安是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他五年前开始跑步。计划里,黄河石林越野赛是他参加百公里越野跑的入门赛事。5月22日这天,他与众多年轻人一起,站在了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起跑点上。当狂风冷雨来袭,他根据天气和身体情况,早早做出退赛并下撤的判断,成为最早撤回酒店的选手之一。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励建安回忆,当天下午1点左右,在CP2,他听见一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打电话,在大风中说:“我的经验是比赛必须终止!”对方或许是赛事方的人,显然还在犹豫,蓝天救援队队员很生气,“我已经跟你们讲了,我尽力了,赛事必须停止。” 这是一条被人为忽略的警告,赛事并没有立刻停止。几小时后,172名参赛者中,有21人因失温得不到及时救助,殒命于此。 按照励建安的说法,因为CP2到CP3是整个赛事最困难的一段,有900到1000米的爬升。他在CP2休息的时候,就分析风雨之下,路太困难,自己上不去。 对于这次的惨剧,励建安表示,国内的越野赛,许多都是这样的赛事保障。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恐怕都有问题。像这次出事的CP3,只有打卡人员,没有补给。难道赛事方事先没有想过,有选手可能在山顶出事吗?山顶路不好走,但是选手能上去,这就证明人能上去。哪怕你补给的东西不多,救命的东西应该有吧?今后在越野赛中,是不是可以多设医疗保障单元。 总的来说,励建安觉得赛事方的医学知识是不够的。在赛前的技术分析会上,也只有赛道分析,没有任何医务人员讲一讲,比赛可能出现什么意外。未来,这也应该纳入强制范畴。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