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芦荟 因安全问题而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滴滴最近日子并不好过,与此同时,曾经的竞争对手快的创始人陈伟星,正在将安全作为“打车链”的标签。 据南华早报 8 月 30 日消息,“打车链”创始人陈伟星近日表示,基于区块链的网约车平台可以及时透明地共享所有司机和乘客的信息。如果乘客发出紧急呼叫,那么共享网络意味着其他司机和警方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对于国内当前的强监管环境,陈伟星表示目前他正在与多个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包括家乡杭州。他预计,服务最初上线将会是在今年底,具体城市可能是新加坡、旧金山、多伦多或香港。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 5 月,陈伟星与原美团联合创始人杨俊共同宣布,将推出区块链打车平台“打车链” (“vv share blockchain platform) 。同月,币安 Labs CEO 宣布“打车链”成为币安 Labs 的首个孵化项目。 陈伟星宣称,“打车链”将构建由 “劳动者” 与“消费者”共享的平台,而非资本家控制的平台,打车应用VV Go为首个项目,此后将延伸至民宿“vv stay”、外卖“vv eats”等场景。另外,将以区块链的燃烧模型取代资产负债表的收入模型,使用 V/L rate 估值模型。在其设想中,基于区块链的网约车应用 VV Go ,对标Uber 和滴滴,计划发行VVS 代币以激励司机与乘客,但目前代币的营收分配模式尚未公布。对此,陈伟星表示,他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更多信息。 平台还未上线,但已有不少争议。今年 7 月,评级机构链塔智库发布“打车链”VV Share 白皮书评估报告,从项目的多个方面对 VVShare 白皮书进行分析,并作出六点评价:1. 未解决行业痛点,多场景间缺乏共性。2. 代币价值体系违背经济学原理。3. 自创共识机制,实用性待考察。4. 代币总量过大,未公布锁仓计划。5. 项目处于早期阶段,进展不明确。6. 团队信息披露不足。最后,链塔智库认为 VV Share 项目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必要性不高,项目可行性不明确,同时信息披露不足,代币价值体系违背经济学原理,需要警慎对待。 另外,近期五部委联名发布《关于防范以 “虚拟货币” “区块链” 名义 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政府对于 ICO(首次代币发行)、 IFO(首次分叉发行)、IEO(首次交易发行)、IMO(首次矿机发行)等变相发币融资行为的监管随之升级,这也意味着国内网约车币改前景尚不明朗。 与此相对的是,全球已有类似平台陆续落地。上月,MVL Foundation 也推出了网约车应用 TADA,在推出 3 周后已经吸引了超过 9500 名司机。此外,于 2016 年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成立的 Arcade City 也开发了基于以太坊的网约车应用,目前正在进军美国其他城市。 关于 VV Go 的未来,陈伟星想的是最终可以与 Uber 和滴滴展开竞争。“我不担心竞争。如果我的试验成功,他们的模式就会有麻烦。” 来源: Odaily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