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数码 耳机音频 查看内容

顶级媒体音频尝试:声音的生意“围城”,如何布局才能破茧

2018-09-26 17:12:13 来自: 全媒派

2004 年,播客问世。在十余年间的发展中,播客一直不温不火。

PRX(Public Radio Exchange) 的创始人 Jake Shapiro 曾将播客划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次浪潮(2004-2006):iTunes 首次引入播客栏目,与此同时,Twitter 的创始人 Ev Williams 成立了公司 Odeo,专注于音频和视频 RSS 订阅,提供索引和网站搜索服务。
  • 第二次浪潮(2008 年前后): iPhone 发布之后,Stitcher、Public Radio Player 等播客应用开始兴起。
  • 第三次浪潮(2014 年?现在):从创新模式的广播剧「Serial」的火爆开始,NPR、WNYC、WBUR 和 Radiotopia 推出的节目数量大幅度增长,听众、内容和创新平台三个方面再次迎来发展高峰。

2018 路透数字新闻报告显示,随着播客节目的内容轻量化和分发渠道便捷化,存在多年的音频节目似乎找到了良机。可见播客行业的广告收入几乎成倍数级增长,市场可观,广告模式初见成效:据美国互动广告局(IAB)的最新数据,2017 年播客行业的广告收入将达到 2.2 亿美元,2016 年这个数据为 1.19 亿美元,2015 年为 6900 万美元。

这些数字背后讲述的其实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行业故事。大量制作精良的新播客项目正在被创造出来,与此同时,一大批新兴播客网络也在争相获取听众的认知度。因而《纽约时报》、《卫报》、《经济学人》等顶级媒体的积极入局也就不难理解了。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与你一起体验音频海洋的浮沉,看顶级媒体如何斩风破浪,勇立市场浪潮之上。

《纽约时报》:不断膨胀的声音野心

《纽约时报》自 2016 年 8 月开始组建音频团队,2017 年 2 月推出了全新新闻播客栏目 The Daily,收听人次超过 360 万。不同于公共电台的资讯播报,在这档早晨 6 点播出的 20 分钟短节目里,The Daily 会呈现资深编辑的热点事件汇编、事件的补充细节、跟踪报道,以及主持人的分析和看法等。

The Daily 填补了时报数字化生态系统中语音的空白,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尝试。在不到 3 个月的时间内,其下载浏览量已达 2000 万次,迅速蹿升至iTunes热度榜。主持人(Michael Barbaro)将其称之为《纽约时报》在公共广播领域的一次成功跨界。他表示,声音能够更加真实和生动地传递故事和情感,这是文字和算法无法替代的。

播客 The Daily 同样被证明是吸引年轻读者的成功方式。执行副总裁 Meredith Kopit Levien 表示,已经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每期专注于一到两篇重大报道的播客 The Daily,能使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更强。轻芒 CEO 王俊煜也曾在访问中提及,「《纽约时报》推出了一个日更的播客节目叫 The Daily,我觉得它就能帮助用户很好地养成习惯,吸引用户每天去收听这档高品质的播客。」

2017 年,《纽约时报》下属的《纽约时报杂志》推出一档新的音频节目 The EP。制式有点类似于电子音乐专辑,每个单集都短而精,节选了音乐批评家对歌曲的精彩点评,形式新颖。一经推出,便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吸引了很多年轻用户的关注。

今年,《纽约时报》在音频领域有了更大的野心。近日,《纽约时报杂志》发布年度 Voyages。这一活动通过展示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世界各地的风景。 去年的主题是「世界各地家庭的度假方式」,而今年,这一活动的内容将更加以音频为中心,以收集各地惊喜的声音为活动主题,通过声音传达各地的关键信息——本质上来说,更像是一个音景生态项目。

杂志主编 Jake Silverstein 解释说:「我们在寻找那些能够说服读者和听众的声音,在这里,你可以听见整个世界。」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有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纽约城的地下老鼠等声音。 Silverstein接着说,「我以前从未听过熔岩运动的声音,太令人难忘了。」

印刷版文字量很少,图片下面也很少有图注,只有少量介绍性文字和 Kim Tingley 撰写的短篇文章。读者需要收听随附的播客来了解作品,其中涵盖这个地点的音景,以及采集声音背后的故事。

《卫报》:重拾每日新闻播客

9 月中旬,《卫报》宣布合流大部分媒体,推出关注每日新闻和时事的播客。 播客节目的主持人是 Anushka Asthana,前 Sky News 的资深电视高级政治记者,兼任《卫报》的政治编辑。Leo Hornak,前 BBC 员工,目前是负责六名记者团队的执行制片人,记者采访了他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有关这次发布会的细节。

该节目计划在年底之前推出,赞助商非常看好这一计划的前景,据了解,发布会的赞助位已经销售一空。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卫报》第一次进军音频领域。早在 2006 年,《卫报》就推出了每日新闻节目 Newsdesk,后来改名为 Guardian daily。最近的一次动作是在今年 2 月,其推出全新的音频节目《strange bird》以音频为依托,集图像、表格、GIF、网页链接等元素为一体。(全媒派往期文章:播客也能图文并茂?《卫报》新玩法:故事形式探讨严肃议题)尼曼实验室的记者 Caroline Crampton 复盘了之前卫报在声音上的尝试。

然而,所有的每日新闻播客都横亘着一个障碍:在紧凑的 20-30 分钟内,如何让听众获得即时、广泛又深入的议题讨论。现在,新闻消费者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从商业广播和社交媒体信息流中了解头条新闻的梗概。如果还要让他们戴上耳机、下载播客,那么新闻播客产品必须要提供更多信息增量。

与此同时,卫报还面对着强大的竞争者,BBC。一直以来,BBC 无偏见的新闻来源为它赢得了很高的声誉。除此以外,英国的播客意识也明显落后于美国。根据英国广播受众调查机构 RAJAR 的数据,2018 年第一季度里,11%的英国成年人收听播客。而今年的 Infinite D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科技快报网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