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IT资讯 查看内容

手握 4000 亿,张磊不下车

2018-10-23 04:46:07 来自: 钛媒体

去年 12 月的一天,纽约寒意凛冽,大风呼啸,一位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国男士问路卡纳基大厅。

黑人门卫打探," 嘿,你是要去演出吗?"

" 希望如此。" 被误当作艺术家的男士大笑起来——某种程度上,管理着中国最大投资基金的高瓴资本创始人兼 CEO 张磊,的确是要 " 演出 ",剧名是 " 如何用 600 亿美金重仓中国 "," 观众 " 则是来自全球的高瓴 LP(有限合伙人)们,他们中一些人对中国的前景表示忧虑。

大厅里,名流云集。

但在公众视野中,张磊——这位出生于河南驻马店的风险投资家极为低调,其创立的高瓴管理着超过 600 亿美元的基金,但官网甚至简单得有些过头,只有不足 500 字的公司简介和少数几个轻描淡写的投资案例。

基金规模越来越大之后,似乎刻意保持的低调反而引发了公众更多的窥探欲,这让张磊意识到,他必须告诉公众," 高瓴是谁 "。

重仓中国

"The No.1 rule of the game is to stay in the game"。

在风投市场,每个机构的玩法都不同,徐小平追逐风口,沈南鹏投资赛道,而张磊则 " 重仓中国 "。

2005 年,当 33 岁的张磊拿着这个概念在纽约募资时,四处碰壁。

" 中国高速火车要开了,请上车 ",90% 的人立刻摇了头。一周后,剩下的 10% 也说了 "NO"! ——这些摇头者不信还显青涩的张磊,也不信中国概念,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年,会成为中国主流风投基金集体萌芽的元年。

当张磊在纽约四处筹钱时,年长 5 岁的沈南鹏接受了美国红杉的邀约,徐新则刚刚在上海注册了今日资本,他们这批人后来共同主导了中国的风投市场。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张磊到华尔街上班,过上了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下午四点半下班,去华人超市买菜,练了一手好厨艺,周末去高尔夫球场挥挥球杆。

张磊并不享受这种安逸——耶鲁大学所在的纽黑文市通往纽约中央车站的火车,十几年都没有变速,简单得让人乏味。

这位小城青年喜欢极限运动,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滑雪场,他从最陡峭的山坡直线滑下——滑雪是 Go low 的运动。但过去 13 年,高瓴资本却沿着一条同样陡峭的反向曲线极速 Go high,资金规模从 2000 万美元飙升到了 600 亿美元。

Go high 的第一秘诀就是登上 CHINA 号高铁," 请上车 "。

2005 年,中国已经进入 WTO 四年,它开始成为全球经济体的一部分——美元等外资基金入华的大门已经敞开。

彼时,后来很值钱的 BAT 等巨头,还很便宜。

作为价值投资的信徒和巴菲特的拥趸——分散投资是必要的风控,但张磊把首期 2000 万美金,All-in 了腾讯,彼时,它的市值仅为 20 亿美金——张磊身边的 CBD 和金融街精英们,用着 MSN,没人用 QQ,也不了解腾讯。

但义乌小老板递给张磊的名片上,每张都印着手机号和 QQ。" 当时就发现,QQ 用户虽然是三低,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但对中国(广)覆盖。"

13 年之后,腾讯的市值一度突破 5000 亿美金,高瓴依然持有部分腾讯股份。

在那之后,他和马化腾维持了长期友谊。他脱下西装换上 T 恤,和腾讯的高管定期召开战略研讨会;他说服马化腾把腾讯电商合并到京东;他是去年东兴饭局的上宾;而在资本市场,张磊和马化腾常常一起出手——比如在滴滴、摩拜、蔚来、美团、印尼版微信等项目中。

不过,在 AT 剑拔弩张的互联网圈,人脉广泛的张磊并不站队——尽管他投资了京东,但仍然在公共场合表达过对阿里的青睐。

中国的机会太多,张磊不愿错过," 工业化、城镇化、互联网化、科技化、AI 人工智能一波接一波的浪潮全推出来,而且在全方位地展示,只要你专注、创新、很强的执行力,一定能耕耘出一片土地。"

在高瓴官网列出的 28 个代表投资案例中,有 23 个是纯粹的中国公司。而这 23 个项目,隐含着高瓴资本的投资轨迹——最初集中在互联网领域,比如腾讯、京东等,但随后就下探到实体经济领域,包括医药(百济神州)、食品(江小白)、物流(中通、德邦)等等。

13 年前,拒绝张磊的美国基金们错过了中国红利;但 13 年后,那些过去支持高瓴的 LP 们开始有些担心了——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中美贸易战加剧了不确定性。

张磊在大风里走进卡耐基大厅,就是要去打消 LP 的疑虑——张磊并不准备 " 减仓 " 中国。

在几年前的一场对话中,当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史蒂芬 · 罗奇提到有观点认为中国缺乏创新能力时,张磊毫不客气的 " 回怼 " 了过去," 你总是可以看到他们脸上傲慢的表情。"

考量到他 7 岁时靠在火车站出租小人书赚点冰棒钱,再到如今积累了百亿身家——这种坚定看好中国的真诚,似乎就不容置疑了。

他承认,高速前进、时有颠簸的中国号高列," 不适合意志薄弱的人 ",不过," 如果你心态开放 ",机会也是巨大的——张磊上了车,并受益于此。

从 2005 年至今,中国 GDP 从 18.73 万亿,增长到了 82.71 万亿,平均年增速在 8%左右;同期,高瓴资本管理的基金规模,则从 2000 万美金增长到了 600 亿美金。据《纽约时报》报道,其年均投资回报率达到了 39%。

我猜测,这个业绩已经足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