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可能对 RED 这个牌子还不是很了解,这没关系,你只要知道它是美国一家专业的工业摄影机厂商,主要生产面向电影摄影的器材就行了。很多人熟悉的《银河护卫队》、《变形金刚》或是《霍比特人》等好莱坞大片,很多都是用 RED 的 4K/8K 摄影机拍出来的。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和 RED 的主业无关,而是一款出自 RED 之手的智能手机。 在 2017 年 7 月,RED 在官网上线了一则新预告,宣布将会推出旗下首款 Android 手机。 ▲ 图片来自:The Verge 这则消息不算很新鲜,毕竟影像厂商跨界做手机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比如前两年就有松下 CM1 和 Kodak Ektra,就连宝丽来都曾涉足过智能手机的领域,但其中有一些只是单纯的贴牌设备,要不就是将手机做成一款数码相机的模样。 可 RED 的却不一样,这款名为 Hydrogen One 的手机选择了主流厂商很少会使用的粗犷金属工业风,光是外观设计就有非常高的辨识度;此外 RED 还号称它的手机屏幕能支持「全息显示」,同样很吊人胃口。 ▲手机背部还能看到 Leia 的标志。图片来自:Androidcentral 具体来说,RED 公司使用的是来自 Lica 公司的光场技术,它基于纳米材料为移动设备开发了一种全息显示方案。在保留原有 2D 显示功能的同时,也可以让用户直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 3D 内容,它们是基于 RED 独有的「4-View」格式。 起初,我们看到这个消息时还是挺好奇的,虽然此时还没人知道具体的效果,但考虑到 RED 出品的器材在电影摄影行业的口碑,也许它还真能在手机产品上拿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 图片来自:PCMag 但捧得越高,也会摔得很惨。今天正好是 RED Hydrogen One 手机评测解禁的日子,像 The Verge、DigitalTrends 和 CNET 等媒体都不看好它的市场表现,同时也对其中暴露的诸多问题表达了不满。 只能说,就算是知名大厂也有翻车的时候,尤其是跨界涉足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翻车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 问题出在哪儿?目前的槽点主要有三个——屏幕、配置和价格,主要还是那块宣称是「全息显示」的屏幕,显然存在不少夸大的成分。 ▲图片来自:Androidcentral 根据目前放出来的体验内容,RED Hydrogen One 手机屏幕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是 3D 显示的,大部分的系统界面和第三方应用仍然是 2D 显示,只有在使用特定的视频和图片应用,以及观看 RED 的「4-view」内容时,才会以 3D 效果呈现出来。 当然,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全息显示」这个说法,好吧,我知道你肯定会联想起《钢铁侠》电影中那种能浮在空中的、帅到不行的、手一挥就能点个按钮的全息投影界面。 可实际上呢,我觉得用「裸眼 3D」这个说法会更准确点,它确实也就是一块支持裸眼 3D 的显示屏而已。 ▲ 具体的 3D 效果无法呈现出来,但可以结合这个动图联想下。图片来自:The Verge 这里可以看看 CNET 演示的这张猫图,他左右倾斜手机时,你会看到图像出现轻微抖动,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把图像分成左右两部分,左右眼看到是不同的影像,最终借助这种双目视觉差让图像实现一种纵深感和空间感,也就是你所看到的「3D 内容」。 ▲ 2015 年推出的新版 New 3DS 加入了基于摄像头的面部追踪功能,进一步改进了裸眼 3D 的视觉角度。图片来自:IGN 所以,它有让你想起什么同类产品吗,是的, 2011 年任天堂推出的 3DS 上就有类似的裸眼 3D 效果,同样是在 2011 年,HTC 也曾推出过一款名为 EVO 3D 的手机,原理都基本一致。 不过根据 DigitalTrends 的说法,RED 手机的 3D 效果会比以前亚马逊 Fire Phone 和任天堂 3DS 都要好一些,但效果依旧不完美,还是存在着各种裸眼 3D 的老毛病。 比如当你在使用 RED 手机观看 3D 内容时,图像其实是对半分给左右眼,所以就会出现分辨率下降和拖影的情况,如果头部稍微斜一点也会看到重影;另外 Techcrunch 还提到了屏幕漏光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