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成为越来越多营销人所追求的目标,对于很多营销负责人来说,爆款却常常只存在于“别人家的”市场部里。“流量越来越分散,大规模集中曝光却越来越难,越来越贵。”这成为市场营销行业亟需解决的窘境。 专业营销人拼不过微商?
年底各种营销峰会、广告颁奖礼扎堆。今年,CMO和市场总监们赶场时,虽然依旧抱得奖杯归,但私下的忧虑之声却比往年多。“投个几百万也激不起个什么浪花,但业务部门和CEO对结果的要求可是天天压在头上。”“经济形势不确定增大,首先被发问的就是营销预算。”甚至有营销人感叹,“做营销不如做微商。创意妙不如带货强,天天被追问转化和销量,真的已经被逼着向朋友圈微商学文案了。”
日前,上海举办的梅花网第八届传播业大展及全球营销技术创新峰会上,上海广告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就提出,中国市场需求增量正面临拐点,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增速同比降低超50%,用户规模逼近饱和,野蛮生长接近尾声。在用户注意力越来越分散,也越来越理性的背景下,“价值营销”的作用逐渐凸显。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流量型营销”向“价值型营销”转型,被视作是营销新动能所在。 “价值营销“最初是作为一个和“价格营销”相对的概念被提出来,强调通过提升商品价值,降低购买成本来实现销量增长。如今,职业成长平台脉脉提出,将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型营销”,作为和“流量型营销”相对的概念,用来解决目前营销人员所面临的流量天花板问题。
按照脉脉联合创始人,商业副总裁王倩的说法,“价值型营销”通过品牌与平台多内容多维度的组合,以创新的多样化手段,在使用路径、内容、体验等多个层面触达圈层受众,正日益替代流量营销,成为越来越多品牌广告主的选择。相比流量型营销,价值型营销的价值强调聚焦高价值用户,有效激发且深度挖掘用户的价值,而不是简单依赖“流量红利”来谋求增长。
脉脉联合创始人,商业副总裁 王倩在GMTIC上发表演讲 基于“价值型营销”的思路,如何真正落地价值,实现有穿透力的营销?王倩认为,“职场营销”便是路径所在,值得广告主重点投入。 “职场营销”潜能尚待释放 职场营销是以真实商业身份和商业关系为基础,充分利用职场群体效应和示范效应,发挥用户自驱力和职场关系链接力的营销模式。
中国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转变,就业人员数量已经超过7.7亿,移动端职场人群规模为1.6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迁移到第三产业,这让脉脉、喜马拉雅、知乎等职业成长与知识分享类应用备受关注。这些应用往往集中了大批高收入、高学历、高品位的群体,他们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代表,也是最具营销价值和潜力的群体。
以中国职场第一社交平台“脉脉”为例,平台拥有超过5000万用户,其中,80%以上是拥有真实完整简历的高质量用户,84%的用户学历大专以上,43%用户拥有经理主管及以上职级,50.9%用户工作年限在4年以上,他们在脉脉上发表观点见解,分享经验内容,解读行业发展,日均在线时长达23分钟以上。 职场营销之所以能帮助广告主实现从“流量型营销”向“价值型营销”转换,因为品牌背后的商业基因,与职场圈层的本身就融为一体,其圈层的作用表现为: 职场是群体效应的试炼场:每天人们都有超过8小时的时间,在同一个环境下产生信息和交互,产生观点发酵和行为趋同,也更能产生场景的融入并实现认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张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