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手机业务之后 “断臂”的黑莓还有哪些“良药”?
没有了硬件业务拖累,黑莓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软件研发和专利技术,看看爱立信和诺基亚,似乎过得还算不错,至少没有那么矛盾了。放眼软件和服务市场,属于黑莓的机会还有很多,安全、BBM、QNX、物联网,以及各种专利组合,重研发,做轻资产的专利技术授权,没什么不好,而且这本来就是黑莓的立身之本。 此外,截至2016年8月31日,黑莓还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和长期投资总额约为25亿美元。资金链的充裕为潜在收购提供了保障,而且短期来看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没有压力。其实早在2014年,黑莓就踏上了“买买买”之路。 4振兴路漫漫 企业级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振兴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回顾黑莓的收购案,基本都是围绕主营业务,包括网络安全厂商AtHoc、移动软件提供商Good Technology、移动安全公司Secusmart、虚拟SIM卡厂商Movirtu、数据安全公司WatchDox等,技术之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可以快速补齐黑莓的短板,完善为政企客户提供的信息安全服务。 同时,标的公司业务的营收助力和成长性,也是程守宗的关注重点。例如,Good Technology能带来1.6亿美元的年收益,而WatchDox则身处于百亿美元规模的企业级文件安全市场。这些思路与Sybase时期不无关联,既能加快推进战略转型,为客户提供顺应趋势的企业解决方案,也能确保公司在稳固现有业务的前提下,拓展新兴市场。 与之前的尝试相比,黑莓的一系列收购较为成功,这也表明,程守宗内心深处一直明白黑莓的主要用户群是哪些人,而放弃手机业务的决定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不过,随着科技趋势的变化,黑莓要想重拾企业级市场的优势,也没那么容易。BYOD概念的流行让苹果、三星这些消费级的霸主打入了企业圈,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与企业客户联手研发专业应用,生生截住了黑莓的客源。例如,苹果就与IBM、SAP等签署协议,在iOS上开发商业应用,直接服务于企业员工。这样一来,选择黑莓似乎就没有什么必要了,毕竟服务商的支持更为便捷。论安全性,iOS也不错。 有意思的是,就在黑莓宣布放弃手机业务的同一天,苹果就宣布了与德勤的合作,后者将专门成立一个超过5000人的顾问团队,帮助旗下企业客户使用苹果产品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还会推出名为“EnterpriseNext”的新服务。对于黑莓的境遇,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表示,一段时间以来,黑莓手机的销量都很低,“我们非常重视这一机遇,这个市场规模庞大。”看得出,库克对苹果在企业级市场的发展信心十足。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图左)与德勤CEO Punit Renjen(图右)(图片来自Apple) 消费级市场的增幅放缓,让更多的科技巨头将目光瞄向企业级业务,云计算的兴起也加速了这一趋势。当苹果、谷歌、三星这些公司纷纷拉拢企业客户的时候,黑莓这才坚定信念,思路没错,但话语权已经不在自己手中。长远来看,甩掉硬件支出后,黑莓要加大研发力度,坚持核心技术才是真正生产力,还要积极申请专利,把授权业务做起来。此外,还要积极布局新兴市场,QNX有望成为智能汽车发展的基础平台,而在物联网时代,数以亿计的设备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传输,安全性不容忽视,而这些,才是黑莓最擅长的。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