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会有本系列文章?世界正处于飞速发展和变化中,传统的企业业务方式也在向着数字化信息化转变,只为了改善企业运营,创造更多价值。而IT作为这一切的载体,是帮助企业完成输出价值的有效手段。很多企业在当代的IT环境的熏陶下,也在逐步实施IT系统的应用,但是其中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都只重视建设,不重视运维,重视运维也单纯重视资产等物品运维,不重视人的运维。这样,就导致IT系统一大堆,却都无法把使用人及其业务真正的拉入进来。如何将IT与企业业务融合成为众多管理者的心结,既要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又要最大化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兼顾良好的客户体验,怎么破?根据我们的经验,继续往下看。 二、你的业务需要什么?企业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提出了IT业务融合,同时根据两类人群,没有使用过IT系统和使用过IT系统的,分为了两条业务梳理线。第一条线没有使用过IT系统的企业,需要利用IT系统做到和业务的融合,痛点是不知道如何入门去选择,配置和使用。而第二条线使用过IT系统的企业或集团,就面临着将IT信息化整合,或者运维集约化,做到真正利用IT系统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 三、四项规则1、软件定义业务:不同的软件支持不同的业务体系,如同ITSM支持运维体系; 2、无服务台,不ITSM:统一服务台,是ITSM的标准之一; 3、快速上线,立即收效(治乱):迅速配置上手使用,快速见成效; 4、对IT用户提供支持,面向业务输出价值:不仅对内对外形成IT支持,还能创造出更多价值。 记着执行这四项规则,高效输出价值不是梦!! 四、深刻的了解你的业务!如何深刻了解业务呢?从我们企业经验来看,首先,要先知道企业和高层的诉求,是追求资金、人力、时间等资源的平衡支持;是在有限的预算条件下,让需求规划做到务实和可落地,在短时间内体现初步效果和目标。 其次,企业业务数据不同,无数据到有数据,有少数据到全数据,面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再次,要充分调研需求和梳理业务现状存在的短板或盲区,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尽量提高规划到实施的成功概率。 最后是如何梳理业务现状及规划需求,我们的业务梳理分为4个阶段: 1、梳理流程:分段跑流程,小范围试用 整理出主要业务点并进行使用配置,再根据业务逻辑进行主题流程化测试。 2、验证流程:多服务节点测试和优化,纳入更多人员 扩大验证流程,加入更多业务点,根据第一阶段的测试反馈优化之前的配置。 3、优化流程:固化流程节点,体现价值 加入更多的渠道业务流程中,优化更多配置,新增细节功能,以提高业务输出价值为主。 4、开放流程:和其他系统或平台对接,价值最大化 对接其他IT系统平台,不仅统一管理提高效率,且实现IT信息化整合和运维集约化。 规划需求,如同之前已经提到的,无服务台,不ITSM一样,搭建服务台是必要路径,搭建的时候虽然耗时耗力,但是事后却是可以乐享其成。在之前梳理业务情况的前提下,明确目标,功能需求框架,再以阶段渐进式开展工作事项。 看到这里,简单的理论铺垫就要结束了。后面就将介绍IT系统高效实施的基础,固定流程和名词的认识,后面整个流程的详细讲述都将用到他们。 欢迎全文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出处,谢谢!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