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科技快报网 首页 科技快报 科学资讯 查看内容

切尔诺贝利新建拱顶开始移动到位:能否隔绝核污染?

2016-11-16 05:46:55

  据外媒报道,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开始缓慢移动一个巨大的预制防护拱顶,以便隔离30年前发生核泄漏事故的核反应堆。

  工程技术人员在14日开始通过液压装置移动这个用钢筋混凝土制造的庞然大物,按计划将在5天之后到位,罩住当年发生核灾难时失去顶棚的核反应堆残骸。

  设计人员希望,最新建造的这个防护罩能够在未来一百年阻止放射性物质的进一步泄漏。

资料图:四号反应堆(左)及新的安全屏障(NSC)。

  这个防护拱顶宽275米,高108米,耗资16亿美元建造。负责这项工程的欧洲重建与发展银行(EBRD)说,这个拱形防护罩是人类所建造的最大的陆上可移动结构。

  在防护罩移动到位之后,工程技术人员将安全拆除目前被封在一个所谓“石棺”之内的核反应堆,但是将仍然把大量放射性材料留在里面。

  科学家担心,如果石棺内的反应堆再发生部分坍塌,核材料可能会再次泄漏。

这个新的拱顶据信能够为未来提供安全保障。(图片来源:法新社)

  工程技术人员之所以在离开事故发生地点预制这个被称为“新安全密封体”的防护罩,是因为反应堆近距离区域的放射性水平仍然过高。

  乌克兰生态环境部长塞梅拉克说,封闭反应堆行动的开始标志着“为结束同1986年事故后果30年战斗行动的开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泄漏灾难,方圆30公里地区的民众被迫疏散,大量放射性材料飘向今天的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地区,核辐射的影响持续至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发布者:sophia

相关阅读

微信公众号
意见反馈 科技快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