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到生活中有这样的小众衣食住行娱需求,入驻宾馆发现没带充电器、如厕发现没带纸巾、下雨天没打伞……打着解决行业痛点出现的“共享”风开始流行。甚至还有不少违法违规的擦边球出现如共享女友等。 以解决没纸尴尬的共享纸巾就被外界质疑到底是卖纸还是卖纸巾机。据悉,打着共享纸巾需求的企业打着共享纸巾前景招揽诸多代理商。 和传统投资项目不同的是,共享项目往往打着流量换钱等噱头,号称要将互联网和线下结合。此前,在北上广就曾出现过昙花一现的共享餐饮项目回家吃饭。蹭热点的共享项目打着不赚钱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去培育市场,对于商业模式可概括为流量广告收入及其余收入。 现实操盘中,商业变现模式基本大同小异。共享纸巾往往采用资源互换让广告主付费、平台方提供免费纸巾,用户扫码获得纸巾。通过服务将用户转换成为粉丝,进而商户可以得到潜在用户群体。此外是直接通过广告展现来提升客户品牌形象。 为什么外界质疑是伪需求,这和打着共享风的产品特性有关。 1、商业模式不完善,以服务换粉后期取关率过高,广告主不愿意持续投放。 2、借共享敛财的公司层出不穷,导致代理商对共享热情不再。 3、共享商品因为免费被利用,被薅羊毛党成了新的商机。 此前媒体曝光某纸巾厂商借机实行传销骗局,用投资者的钱来实现线下布局从而跑马圈地实现无本生利。 业内人士表示,共享经济模式泛滥,因共享经济带来的新问题并不少。不少共享经济最终变成了传销的新马甲。普通投资人对共享经济特点并不是很了解,共享经济大多通过烧钱模式来运作赔本赚吆喝。相比之下,打着共享经济外衣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区分好需要每一个投资者擦亮眼睛。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