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绍了次氯酸钠的历史。简单来说,法国学者率先发明次氯酸钠,随后用它漂白衣物、进行除臭和防腐,英国学者则试着用稀次氯酸钠溶液进行伤口消毒。 那么,次氯酸钠是被谁变成84消毒液的呢? 答案就是北京地坛医院的医生们,金耀光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山沟里的卫生员 一般青史留名的医生大多有一两个领路人,对医学产生兴趣、熬过漫长的学医历程,才逐渐展露才华。但金耀光却不同·,他只读过三年书,只是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才动了学医的心思。 金耀光的母亲时常心口痛。那个年代,北京上海尚且缺医少药,何况是一个小山村呢? 对付疾病的办法只有两个:要么硬抗;要么用土方子。比如说,胸口痛可能是由胃酸过多引起的,那就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碱性物质试试,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土办法。
有一次,母亲实在忍不了疼痛,让金耀光想办法搞一点小苏打。金耀光匆匆赶到亲戚家借来、伺候母亲服下,没想到,母亲不仅没有变好,反而上吐下泻,很快去世了。 后来才知道,当时借到的不是小苏打,亲戚在慌乱中给错了。 这件事让金耀光痛苦不已,也让他找到了终生的志向:不计一切代价学医治病。 可怕的传染病 从1944年加入八路军,一直到全国解放,金耀光抓住每一个机会。制药厂的培训他火速报名;军队主办卫生学校,他诚恳地向组织进行申请。 一步一步,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转机,于1958年进入北京第二传染病医院(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成为一位专业的医务工作者。 医院跟卫生队自然有许多区别,除了更大、有更多患者,主要研究传染病。以前只是给士兵处理伤口,防止感染,而在医院里,面对的传染病则情况复杂多变。 以甲肝为例。甲肝由甲肝病毒引起,而甲肝病毒是诸多病毒中“命最硬”的。耐热可以在100℃的水中坚持5分钟;不怕常见的消毒剂,三氯甲烷之类完全无效;而且污染能力极强。 一旦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或者食物,甲肝病毒会首先侵犯患者的肠道,接着,转移到肝脏内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最后,随着胆汁再次进入肠道排出体外,继续污染水源。 如果不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消毒,会有越来越多人,受到甲肝病毒的残害。金耀光便把研究重点转向消毒剂。 严峻的考验 说来也巧,1982年,北京科委决定寻找合适的肝炎消毒剂。于是,在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成立研究小组,邀请金耀光加入。 金耀光相信,含氯的消毒剂便是自己要寻找的“解药”,但含氯消毒剂五花八门,杀伤能力和稳定程度各异:氯含量越高杀伤能力越强;配置的溶液酸度越高,氯越能发挥效用。不幸的是,两种情况都会加快氯制剂的分解速度(失效)。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一种浓度和酸碱度都合适的氯制剂。 经过了数千次的实验、筛选了数十种配方之后,终于发现高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是最理想的方案。那一年是1984年,课题组的同事建议,干脆以年份进行命名好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84消毒液。 目前市售的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约6%~8%,浓度比前文提到的达金溶液高很多,足以杀死病原微生物;其生产过程中,又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能够减缓有效成分的分解,可以说是兼顾了杀伤力与稳定程度。 84消毒液问世没几年,便遇到上海甲肝爆发。 当时的上海人,喜欢吃毛蚶,用热水烫一烫拌着吃。这样的吃法,遇到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数日之内,上海的医院里挤满了黄眼珠(黄疸)的患者;最严重的时候,每天确诊一万多个病例。
生病的人要妥善治疗;没有生病的人要注意饮食安全。不过,最关键的是迅速扑杀环境的甲肝病毒。84消毒液能担起这副重担么? 答案是肯定的。上海市政府从全市抽调专业人员,又组织了数千名志愿者,把全市划分成网格,用84消毒液构建消毒网络,很快将甲肝病毒绞杀干净。 总结——如何正确运用84消毒液 2003年的SARS、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都证明了84消毒液的可靠。84消毒液是最为常见的家用消毒剂。不过,84消毒液的用法,您真的了解么? 首先,正如前面说过的,84消毒液的氯含量非常高,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稀释。 其次,和所有消毒剂一样,要想充分发挥84消毒液的效用,必须正确使用。 有机物(如蛋白质)会消耗84消毒液中的氯,所以,在消毒之前最好对物品进行清洗;次氯酸钠发挥效用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最好在半个小时左右;次氯酸钠在消毒过程中可能产生氯气,因此,在消毒完成之后记得开窗通风。 最后,次氯酸钠具有漂白性和腐蚀性,用它洗衣服,可能导致衣服褪色,甚至损坏洗衣机内壁。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最合适的消毒剂。
———————————————————— 参考文献 KING M. Our Historical Roots: Dr Richard Drysdale Dakin, DSc, and His Solution[J]. Journal of Wound, Ostomy and Continence Nursing, 2008, 35(3): 289–292. DOI:10.1097/01.WON.0000319127.98983.2c. 张勘. 必须树立全方位贯彻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上海1988年春甲肝暴发流行一周年小祭[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1989(2):1-2. 俞顺章. 甲型肝炎流行促进了“大卫生”的诞生[J]. 上海预防医学, 2017(1). 曲显恩. 含氯消毒剂的性能与应用[J]. 中国氯碱, 2005(1):19-23. 金耀光, 王淑敏, 孙勉, et al. “84”肝炎洗消液——一种高效、速效、广谱、无毒的消毒剂[J]. 中华护理杂志, 1988(6):63-64. 万叶. “84”消毒液发明人——金耀光[J]. 走向世界, 2016(40):56-59.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