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之下,年初极受关注几个科技界大型国际展会的先后被取消,令圈层人士和公众都大为无奈和感慨。虽然展会遗憾叫停,但各大厂商依然通过线上平台将原本将要展出的产品、解决方案等进行公开,向行业圈层和公众展示各类最新技术和服务。 2月24日,华为向全球直播了其数字化转型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你好,智能世界”,原本原本应于MWC开放,重点包含华为面向企业业务的ICT技术和服务愿景。这个愿景大体覆盖以当下为起始点、未来10年的数字经济发展,而其终点被华为描绘为一个名为“智能世界2030”的概念性轮廓,令人备感有趣。 智慧联接、10年愿景 数字经济的发展,20年犹如转瞬。1999年的时候,全社会给这种新经济形式所下的判断还是“浮现之中”,而今当前的数字经济规模,相比于世纪末羞涩的社会观察和预期来说,不知超额实现了多少。 曾经耳熟能详、高大上的“信息化”,似乎已将成为“过眼烟云”。相比于当下全球产业在ICT布局新特征上的共识来说,传统的信息化的本质等同于形式转变,即只是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完成了线上化,作业内容和方式则没有转移。而数字化转型的全新浪潮,显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片段到连续、从垂直到协同的趋势。平台化、共享化、自动化、智能化、开放协同等产业新特征将催生出真正的质变。以发达国家为例:美国正通过布局数字化转型需求再工业化;德国则以“工业4.0”为核心来为企业提供良好环境。 在中国,近10年移动端互联网引发了平台经济的兴起,解决了ICT技术的变现问题,并成就了一个全世界最先进的移动支付国家。接下来10年,中国的ICT产业趋势必重点围绕5G技术、信息网络、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园区模式等方向展开,并由此推进全行业进一步做出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未来的数字经济新阶段。 全球的数字化转型新浪潮,无疑为华为这样的顶尖ICT供应商带来重大时代机遇。华为企业BG副总裁马悦在直播中畅谈华为的智能世界2030愿景,提到其将在5个重要层面具备相应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总结为: 1. 政府层面,具备更加适配民生的数字政府特征; 2. 经济层面,具备构成新生产力的智能劳动力特征; 3. 社会资源层面,具备教育、医疗信息化的公平共享特征; 4. 文化层面,具备释放人力价值的特征,推进人力价值向创作精神财富转移; 5. 环保层面,具备以数字技术为手段的节能减排特征,令地球更加绿色。 简单翻译这些特征化愿景,或许可以理解为:社会各方的数字化需求已经明确浮现,这要求产业面向未来进行业务数字化转型,而相应的关注点将具备精准匹配的特性——在具体产业方向、行业业务的细分场景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数字化转型都应实现核心层的创新目的。即是说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本质已不是单纯的业务线上化或降本增效,而是应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和平台化等手段重新定义业务本身。所以,所谓数字化转型,其中转型是关键,数字化是手段。 要推进5大特征在10年间逐步形成,ICT厂商所提供的数字化手段就要能够跟得上、用着好。而要完善数字化手段,需要ICT厂商开放新的视野,开发新的产品、平台、解决方案和生态。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新视野 对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来说,如何能够转得快、转得成功,又是一个大课题。挑战之下必存机遇——把握怎样的机遇、选择怎样的转型路径,可以说一步都不能走错。倘若企业在这个时间点走上一次弯路,必定错失转型良机。 智能世界2030愿景,就要求ICT供应商必须具备一些前瞻性的、全新的视野,能够先一步读懂各行各业转型痛点、掌握相应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能力。 各个行业如何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站在ICT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对此需要开拓新的视野、有的放矢,深刻解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当前特征和前景特征。在这里,马悦一共提到3点:一是要看到新的趋势,即企业业务与消费者业务在未来是否开始出现边界上的模糊化——若2B和2C呈现逐渐融合的趋势,那么其所带来的可能性或将极为丰富,及时把握相应趋势尤为重要;二是要抓住新的痛点,即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OT的融合或为关键;三是能够应对新的需求,即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能够向客户提供面向场景的业务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技术解决方案。 应该说在以新视野应对社会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一方面,华为已经基本抓住了一个比较系统性的脉络。从实际表现来看,华为已经在帮助政府、交通、金融、能源等行业通过构建新联接、新计算、新平台和新生态实现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举一则例:目前在业务数字化程度上,油气行业显著低于交通、通信、金融、制造等重资产行业。该行业亟待仰赖数字化转型以提升产业价值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环境(减排)。对此,华为提出了“新ICT,安全高效产油气”,携手行业伙伴为油气行业上、中、下游,提供油气物联网、数字管道、HPC&经营管理及智能配送等ICT解决方案,将数字生产与安全管控有机结合,提升油气生产效率。 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为所提倡和提供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已经在明确地大规模覆盖大型政企、传统行业和非原生互联网行业,为急需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驱动力。在这当中,经由新视野导出的新联接、新计算、新平台和新生态等已成为构建数字化世界底座的先决要素,并将使能各行各业实现业务创新,开拓面向未来的更多智能化场景。 充分适应数字化新世界 智能世界2030愿景的实现,仰赖的是从现在开始计算的未来10年。这10年间,我们能够发展出什么样的新ICT技术、能够将ICT技术应用到什么程度,将决定我们能够构建出怎样的智能化社会。 实际上,对于智能世界的幻想,更加来源于终端层面,即每个人。人类对未来充满美好想象,就像很多科幻作品所描绘——万物互联、平安有序、幸福便捷。以此维度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有失公允。真正看待智慧城市的愿景,需要越过需求层、幻想层,真正在行业高度上来审视,找到数字化新世界的技术、产业和生态等入口。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例: 要建设智慧城市,就要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目的——提升城市资源运用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对作为核心建设者的ICT供应商来说,应首先确认将数字化转型驱动力充分融入城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体系的路径,而后坚定以新一代ICT技术实现城市资源的精细化和动态管理,达到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具体到华为而言,其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打造了包括城市运营中心、灾难管理、交通管理等多个场景解决方案,服务了全球4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在相关的场景化解决方案中,华为在无线和计算等核心能力上的优势,为智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中海量的数据带来新价值,逐步构建了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城市可持续创新生态。 向下具体分解,园区是市民的工作、生活的载体,也是数字经济的基本落脚点。面向这一层面,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已有很多有效实践,其联合生态伙伴搭建的沃土数字平台可改善数据烟囱等典型痛点,促进园区整体智慧化升级。 尾声 技术和需求在相互促进中发展至今,令人们愈发大胆地畅想未来技术将带来怎样的智慧生活。智能世界2030作为一个具有轮廓的愿景被提出,更催动全社会对未来的景象心驰神往。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真正构建智能的未来世界,需要ICT供应商不断前瞻产业需求、提供具有新价值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各行各业不断深化转型。 对于未来的更美好的期许,我们将寄托在像华为这样的ICT供应商们的智慧和努力上,就像近年来工业互联网的进化过程,大家完全可以预见智慧化全联接对实体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的、爆炸性的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