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人都想知道这种狡猾的病毒离开人体后到底能存活多久,而查清这个问题,也是从阻断其蔓延的一个关键因素。 近日,医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表了新冠病毒在在不同物体表面存活稳定性的研究报告“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HCoV-19 (SARS-CoV-2) compared to SARS-CoV-1”,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通讯作者是NIAID病毒学实验室的研究部门负责人Neeltje van Doremalen、Trenton Bushmaker,普林斯顿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的Dylan H. Morris。 根据这项研究,新冠病毒在空气气溶胶中最多可以存活3个小时(中位值2.7小时),在铜表面最长4小时,在纸质材料表面可存活最长24小时(中位值8.45小时),而在丙烯酸塑料、不锈钢表面则可长达2-3天(中位值分别约16/13小时)。 换言之,此前担心的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金属物体会长时间留有新冠病毒而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确实存在。 2月3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这在广州尚属首次。 研究人员指出,新冠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在环境中存活的时间相似,但在气溶胶、物体表面具有活性的时间更长,这可能与医院内感染和超级传播事件相关,所以对各种固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十分重要。 所谓气溶胶,指的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例如小液滴,而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2月8日,在上海市政府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病毒传播途径,除了直接接触、接触传播,还包括气溶胶传播。 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对于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则增加了一条“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不过,这份研究还特别强调,与SARS病毒相比,新冠病毒并不具有更强的环境生存力,因此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新冠病毒更强的传播能力,不太可能源于其环境生存力,有很多其他潜在因素可以解释。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