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ctive learning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老师们通过组织多形式的课堂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那么现下,Active learning能应用于线上教学吗?师生身处异地,相隔屏幕,哪些课堂策略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呢?下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国际教师发展学院将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什么是Active Learning? 老师们不妨先来检测一下你对Active Learning的理解吧。下图中的描述,您觉得哪些是正确的呢? 以上对于active learning理解的迷思,您有没有中招?到底什么才是active learning呢? Active learning中文译作主动学习,也可译作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学习过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而非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其关注学生“如何学习”(how),而非“学了什么”(what)。简言之,Active Learning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既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跳动,便不受空间的限制,当然可以运用到线上教学中,让屏幕前“坐如钟”的学生,思维“行如风”。 为什么选择Active Learning? 基于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关于学习金字塔的研究结果表明,Active Learning在教学中的应用将大大增加学习内容的留存率,有助于教学效率及学习效果的提升。 如何在线上教学中应用Active learning? 线上教学虽然限制了教学空间,但无法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度。 策略一:Visible Thinking (可视化思维) 该策略是对学生思维习惯的训练,将思考过程清晰的展现出来,有助于发展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两个实用的小活动分享给大家: 活动1:See-Think-Wonder 常用于对图片或视频资料的分析,教师利用结构化的提问来激发学生对于视觉信息的观察和思考,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2:Think-Puzzle-Explore 常用于对抽象话题的分析,教师利用结构化的提问激活学生现有知识与目标话题的连接,促进学生独立探寻问题能力的发展。 策略二:Graphic Organizer (信息组织图) 即用图形去组织信息,将复杂的信息或思路结构化、可视化,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在英语教学中,既可以训练低龄段学生信息整理归纳能力,又可应用于高龄段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中。 图示1:可应用于各年龄段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分类和梳理。 图示2:可应用于高龄段阅读课的读后活动中,综合训练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比较及分析评估能力。 策略三: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 通过设置真实情景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探索解决方案。该方法可应用于语法教学中,将枯燥的语法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举个栗子吧: Third conditional——最令人头疼的语法点之一,如何利用下图中的情景设置问题,从而展开教学呢? 建议教学步骤: 1)设置问题: ● 请同学思考并分享如何以朋友身份对他表达劝阻 ● 请同学思考并分享如何以主人公的身份表达遗憾和后悔 2)分析问题: ● 记录学生给出的答案 ● 分析学生答案表达的问题 义:内容是否全面? 形:结构是否简洁? 用:语境是否合理? 3)探寻方案: ● 提示用first conditional和second conditional再次描述 ● 引入并分析third conditional意义及结构 ● 请学生运用third conditional再次以主人公的身份表达遗憾和后悔 ● 请同学就意义与结构分析总结三个条件之间的区别。 4)评估及选择方案: ● 请学生从“义”“形”“用”三个维度,评估多项答案的优劣势。 ● 请学生选择解决初始问题的最佳表达。 Active learning既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其所带给学生的不只是学习行为的改变,更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它能够打破学习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真正了解和感受学习的乐趣,并能帮助他们成长为终身学习者。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北外国际Uni Share-助力线上教学系列,我们将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线上资源的干货。 参考文献: 1. Getting Started with Active Learning https://www.cambridgeinternational.org/support-and-training-for-schools/teaching-cambridge-at-your-school/getting-started-with/ 2. Stavredes, T. (2011). Effective Online Teaching Found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Student Success. (pp. 91-9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