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对世界的经济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如何避免大衰退?中国经济能独善其身吗? 央视财经新媒体携手《中国经济大讲堂》特别策划的《战“疫”后新机遇》,特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独家解答。 这一轮货币注水已经形成全球潮!货币政策没有多少空间 陈文玲认为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现在全球的格局:股市熔断、油价暴跌、货币泛滥、债台高筑。其中“货币泛滥”指的是“货币贬值”或者叫“流动性泛滥”。3月23日美国推出了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也就是美联储实际上成了商业银行,要买断所有市场的需求,从央行的性质,变成了一种商业性的“接盘侠”。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多个国家立即跟进,加上去年已经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这一轮的货币宽松或者是货币注水,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潮。 陈文玲表示现在货币政策已经没有多大空间,全球大部分国家抗击疫情、救治经济采取的是财政政策。各个国家都推出了财政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直接给困难群体发钱,这个计划主要还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因为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疫情过后,中国当前应该怎么办?陈文玲:当务之急是“五防” 陈文玲表示未来要把中国的内部的事情做好,这是立身之本。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处理好外部关系,集中力量做好内部的事情,这是当务之急。在这当务之急中,要有“五防”。第一要 防疫情输入,即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第二是 防金融冲击,特别是这一轮的货币放水。巨大的资金流量冲向中国,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必须要有预案;第三,是 防供应链的断裂,这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长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四,要 防一些国家转嫁经济危机;第五是 防经济大幅度下降或塌陷。 陈文玲认为,只要中国经济是稳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向远,中国慢慢地走,不出大的颠覆性问题或者犯颠覆性错误,中国长周期一定是不断地跨越的。 陈文玲: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经济未来的机遇,陈文玲认为是 “稳定之锚” 。 她表示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中国经济最早走出疫情、复工复产、满工满产。但是现在主要受到外部的影响,等疫情过去之后,中国经济能够尽快地恢复增长的动力、潜力和活力。 陈文玲认为中国经济会成为世界经济稳固的根据地,在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迷的情况下和世界重新链接,使世界经济能够尽快复苏。这是未来给世界的最大希望,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机遇。 |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由网友自行在页面发布,上传者应自行负责所上传内容涉及的法律责任,本网站对内容真实性、版权等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